第129章 冲!冲!冲!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元清很兴奋。

  神威军原本驻扎在剑州(福建北部),闽国灭亡之后,被划分到大将林仁肇麾下。

  军队,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具有生物体一样的遗传性特征,比如人民军队当中“杨根思连”“硬骨头六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等,代表了“精气神”的传承。

  神威军传承的“精气神”源自于黑云长剑都,从作战装备,到作战模式,再到作战训练,这支军队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把它放到战争前沿。

  一支进攻型的军队,只有长期处在战斗场景中,才能日臻精进,才能补充血液,战斗力才不至于逐渐丧失。

  然而,“淮南之战”后,中主李璟畏惧后周,在迁都洪州的时候,把这支最强悍的骑兵也带走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神威军就只能蜷缩在洪州城中,如同一只困在牢笼中的野兽。

  毕竟,在大后方,抓盗贼、剿土匪也用不着神威军,“冯党”更是想把这支军队攥在自己手里。

  李从善这辈子做的最聪明的一件事儿,就是在李煜请求增援的时候,把神威军送到了金陵。

  眼前,泰州之战,也是神威军回到金陵后的第一战。

  神威军的将士们很着急,毕竟,跑得慢了,人头就被抢光了!

  客观说,杨信亲兵卫队(骑兵)两千人,战斗力也不俗,他们知道步兵抵挡不了多久,跑出去一段之后,兵分三股。

  一股护送杨信、荆罕儒前往渡口。

  一股在路途中停下,以逸待劳。

  一股则调转马头,飞速截击神威军。

  值得一提,古马干河南北走向,距离泰州城(东边)十多里路,这中间虽然开阔地不少,但沟沟壑壑、灌木丛生,将整个空间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地块。

  杨信亲卫军的意图,是经过一次冲击之后,让神威军分散开来,他们道路不熟悉,就能延缓追击的速度。

  只是,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李元清将手下人马划分成三部分,前行八百人,中行一千二百人,后行两千人,梯队排列,首尾相接,很经典的追击战术。

  【骑兵之道:前行锐,中行居,后行钝。】

  前队八百人的作用,是为了突破防线或冲散敌军,甚至说,只要给对方造成骚乱即可,因为第二波攻击人数更多、转眼就到,能扛过第二波攻击已经很难了。

  如果侥幸,还有第三波攻击。

  “追击战术”是最能体现骑兵作战机动性、连续性优势的,对于神威军来说,也是最优选。

  原因很简单,一是神威军配备的武器是长剑,长度在一米四到一米六左右,借助战马的高速运动,实施劈砍、穿刺,距离越近就越有优势。二是人、马身上都配备重甲,根本不用考虑防护问题,但这意味着战马、士兵的短时间消耗很大,作战时间不能拖得太长,一个字,突出“快”!

  同时,骑兵与骑兵对冲,不仅要拼装备,更要拼勇气。越来越近,杨信亲兵发现,对面的南唐神威军士兵脸上,看不见决绝、严肃、悲壮等情绪,而是一个个满怀着期待。

  “胆小鬼”游戏,启动!

  马头接触的一瞬间,杨信亲卫军下意识地收紧缰绳,同时手持长枪刺出去。

  而神威军这边,每个人都狠踹马腹,战马得到命令,不但没有减速,反而给了一个加速度!与此同时,神威军每个人都瞬间将身体转移到马身一侧,单手抡起长剑,斜下劈砍下来。

  “加速度”是一瞬间提供的,能够混淆敌方视距,最前面一排杨信亲卫军,非常自信能够刺到对手,然而,一眨眼的功夫,对方身体挪位,马头也逼近了自己的胸前!

  “嘭——”

  战马相撞的一瞬间,一名杨信亲兵只看见眼前一道刺眼白光,接着天旋地转,感觉整个世界都在翻跟头。

  “嘭嘭嘭——”

  紧随而来,一连串的战马相撞,神威军的动作整齐划一,杨信亲兵一脸懵逼。

  从李元清的视角看,骑兵对冲的结果有两个,一是对方溃散,二是陷入混战。很显然,第二种情况从不在神威军的选项上。

  长剑一击,无论得手与否,神威军都会继续冲锋,绝不回头纠缠,直到冲出敌阵,或者死在阵中。

  对冲之后,杨信亲兵损失五十余骑p;而神威军这边,每个人都狠踹马腹,战马得到命令,不但没有减速,反而给了一个加速度!与此同时,神威军每个人都瞬间将身体转移到马身一侧,单手抡起长剑,斜下劈砍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