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宣德先生——刘炫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炫丢了官差,回老家教书,后又被太子杨勇召至京师,要他去侍奉蜀王杨秀。刘炫拖延不愿从命,惹恼了蜀王,将其枷送益州。一介书生,披枷带锁,千里跋涉,其凄苦之状,可想而知,到了益州,蜀王安排他在帐内持仗为门卫,后蜀王被废,刘炫授旅骑尉,与诸儒修《五礼》,又被命修律令,后升为太学博士。

  在朝期间,刘炫提出过很多正确的建议,他认为事繁政弊,公文繁琐必然造成“老吏抱案死”的忙乱局面。主张简化办事程序,对外,他反对出兵高丽,作《抚夷论》指陈利弊,他有许多为政治国的主意是很高明的,但人却自恃才高,目中无人,经常轻慢当局,上司不喜欢,同僚也忌妒,他讲古文《孝经》,“儒者喧喧,皆云炫自作”。说那书是他自己假造的,其实他所讲的《孝经》正是孔子传人藏之于鲁壁的真本,刘炫曾作《稽疑》一篇,欲兴坠起废,但是他造假书的前科,常被人提及,不能见容于世人,结果太学博士当了一年多,即被以品行卑下而辞退了。

  各地农民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天下已经大乱,刘炫颠沛流离,孤身回到河间郡,城外战乱不已,他困顿城中,与在景城老家的妻子仅隔百里,但无法通音讯。刘炫郁郁寡欢,着文排遣胸中块垒,文章中感叹生不逢时,无法与前代通儒相比。晚境已近,顿生悲凉:“日迫桑榆,大命将近,故友飘零,门徒雨散,溘死朝露,埋魂朔野。亲故莫照其心,后人不见其迹,殆及余喘,薄言胸臆。……天违人愿,途不我与。世路未夷,学校尽废。道不备于当时,业不授于身后。衔恨泉壤,实在兹乎?”

  当时,刘炫的许多门人已经参加了义军,他们体恤老师的困境,到河间郡城去把刘炫索要了出来。后来,起义军失败,刘炫孤苦无所依,踉踉跄跄奔回老家景城,景城的官员,知道刘炫与贼相知,怕受牵连,哪里敢接纳他,于是将城内紧闭。当时正是严冬季节,已经是六十八岁老人的刘炫,腹中饥饿,衣履褴褛,在那冰冷的寒夜里,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满腹经纶的一代巨儒冻馁至极,惨死城下。

  刘炫死后,门人们尊他为“宣德先生”,刘炫是一位多产的经学家,着有《论语述议》十卷,《春秋攻昧》十卷、《五经正名》十二卷、《孝经述议》五卷、《春秋述议》四十卷、《尚书述议》二十卷、《毛诗述议》四十卷、注《诗序》一卷等。这些着述也曾广泛流传过,唐代着名经学家孔颖达撰写《五经正义》时,曾采用了他的不少说法,可惜,后来都陆续失传。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