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朱允炆算什么?不足为虑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实这个皇帝,就是朱标在时,也是不敢过多提及。

  累也就累了。

  纵然朱标也觉得国事集于一身不现实,朱元璋能做到未必后世皇帝都能做到。

  但他不敢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只能自己帮着父亲处理,这也导致朱标后期真的累,身心俱惫,成了他死去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如今的朱雄英敢说。

  一是因为朱元璋疼爱大孙,对失而复得的大孙更是百般珍惜。

  二也是,朱元璋意识到以前对朱标太严苛,朱标提意见,他不满意就骂朱标,导致朱标压力很大,不堪重负。

  所以,如今大孙回来了,朱元璋早就自我反省,决不可再矫枉过正,绝不可以给大孙向太子那样的压力了。

  因此,朱雄英说的话就算朱元璋不认同,他也笑着听。

  而朱雄英也知道,朱元璋现在对他是无比宽容宠溺的,所以,不担心说错话,就说:

  “孙儿的想法是,放事不放权!”

  “放事不放权?”

  朱元璋立马疑惑:“大孙这话说……具体什么意思?怎么个章程?”

  朱雄英说:“把国事下放给一些有能力的官员,让他们给出解决方案。但是,不给他们处理国事的权力!

  简单说,他们可以针对各种国事,写出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以及解决政策。

  但是要上呈给皇帝,皇帝看了后,觉得可行,就签字盖印。

  不可行,就驳回重新给出方案。或者可行有瑕疵,皇帝自己改改,再签字盖印……”

  朱元璋仔细思索,良久才说:

  “他们有参与权,却没有决策权。最终政策通过,也是由咱签字盖印才行。

  如此一来,这权力在咱手上,政策行不行是咱说了算,传出去政策也是咱定的。

  那这些个参与进来的给方案的官员……就仅仅只是个……”

  朱雄英笑了:“工具人!”

  朱元璋一愣,点头:“对对,工具人,这个形容的好!”

  朱元璋说着,看向朱雄英,又说:

  “大孙这个法子是好,但咱还是担心,他们有了看奏折,分析奏折,给出方案的机会,虽然没有权力,但还是容易慢慢的掌控权力!”

  朱雄英说:“也很简单,这群人官品低,不可兼任其它任何官职,手上不可有任何实权就是了。”

  在朱雄英的理解里,这群帮着皇帝解决问题的人,就是大老板手底下的秘书团。

  秘书吗,事儿干,权力没有,报告写的再好,老板不盖章就是废纸。

  所以,朱雄英就是要给皇帝弄一些秘书,在皇帝身边只负责看奏折给出办法,行不行,皇帝说了算。

  而朱元璋在脑子里反复推敲后,也是忍不住点头:

  “细细想来,大孙此法甚妙。等于是把丞相的活儿交给这么一群人干,但是丞相的权力却没有给他们,依旧在咱手上,好啊,确实可行。”

  朱元璋很高兴,他倒是没想到还能这么玩。

  如此一来,就算后世出了几个懒皇帝,那也没事啊,有一群人处理事,他只是起到决策权,完全没压力,却依旧是主心骨。

  “不愧是咱大孙,好啊,咱这些年就是没想到这么个好的法子,导致咱心力憔悴,你父亲也……”

  说着,朱元璋忽然叹了口气。

  如果当初他早点施行这样的政策,或许,他的好大儿也不会这么早死!

  揉了揉额头,朱元璋转移换题说:

  “大孙,如今你归来,需展现雷霆手段,迅速将群臣镇住。尤其是文官,他们这段时间,都支持允炆了。”

  朱雄英笑了:“朱允炆算什么?不足为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