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外祖母气场十足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允炆算什么?不足为虑!”

  这话从朱雄英嘴里出来,风轻云淡。

  这让朱元璋忍不住一笑:“我大孙气魄万千。”

  朱雄英也笑了,没办法,没气魄不行啊,谁叫家里有个大明江山要继承呢。

  其实,大明开国,朱元璋是能干的。

  把大明这江山还算是治理的稳妥,虽然一些政策还是会遗留下不少的隐患,但总体上来说,前期问题不大。

  一些隐患,也不是不能解决。

  比如藩王政策,比如严官苛吏制度,比如科举的八股取士,还有弄出禁海令,重农抑商等等。

  甚至废除丞相制也是有一定的隐患,当然,被朱雄英提出的放事不放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累皇帝于一身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历史有点熟悉的朱雄英,心里大致都有应对方法。

  但是都不着急,不是朱元璋问,大可不必提出来。

  反正这些问题,短时间内没问题,实在要解决,可以等朱雄英登皇位后,来当做自己的新政,进行推行!

  啥好事儿现在都帮朱元璋做了,那自己当皇帝后干啥?

  和朱元璋的谈话,到此结束,朱雄英的放事不放权,需要朱元璋去想想,交给谁来施行。

  于是就对朱雄英说:

  “大孙,咱先去处理事情,这块令牌给你,可随意进出宫。如今你回来了,肯定也想去见一些人,就去吧!”

  听到这话,朱雄英自然是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这是让朱雄英去和淮西勋贵们走动走动。

  这淮西勋贵毕竟是朱雄英以后要用的一批人,至于江南士族,倒是基本上都成了暗地里朱允炆一党的。

  他朱元璋也担心朱雄英这个太孙位不稳当,虽然有自己撑腰,但朱雄英还是要展现自己的势力和手段。

  其实朱元璋也挺无奈,他哪儿知道自己大孙还有归来的一天?

  要是知道,这几个月就说啥也不会培养朱允炆了,也不会让朱允炆和那群文臣走那么近。

  不过也无所谓,雄英自己能解决最好,解决不了……老朱就挥屠刀。

  ……

  朱雄英拿着令牌,离开了武英殿。

  “先去开平王府看看……”

  开平王常遇春是他外祖父,人称常十万,开国功臣。

  如今常遇春早就死了,也就外祖母常蓝氏这个开平王夫人还在。

  她大儿子死了,二儿子常升为开国公。

  而常蓝氏的弟弟蓝玉,自小跟着姐姐常蓝氏和姐夫常遇春,现在就算是大将军,爵位凉国公,但依旧是开平王府的人。

  ……

  皇城内,锦衣卫銮舆司牵来一辆车驾,朱雄英坐上去,由负责仪仗,离开了武英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