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亲情教育《探监的路,为什么越走越长》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生活尽管艰难,她却从未忘记每月一次探监。心里再苦,她也会装出一张笑脸,言极平安;身上再累,她也会把泪咽进肚里,给丈夫送来安慰;临走,总忘不了给丈夫留下零花钱,并送来句名都永远令人回味的话语:儿子进幼儿园了,这小子太淘气;儿子上小学了,又得了一张奖状……这弱女子的每次探监,都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即使铁石心肠的人,又怎不怦然心动!

  1989年12月28日,当喜获假释的姜同川再次走进那扇熟悉的家门时,张翠菊顿时惊呆了,她像受一邓莫大的委屈,哇地一声扑到丈夫的怀里,嚎啕大哭……

  四、张翠菊第四次踏上了探监路……

  丈夫终于回家了35岁的张翠菊却倒下了。她像霜打的山菊一样,已承受了生命的痛苦极限。经医院诊断,她患有心肌梗塞,胃炎等多种疾病。可住了一个月的院,张翠菊再也躺不住了。她惦记着丈夫,牵挂着儿子,更担心丈夫野性不改,再生出无端是非。她央求医生出院。然而,她的神经,却如游丝般的极度脆弱。每当听到街上刺耳的警笛声,她总是心惊胆战,宛如丈夫再次被带走……

  人类往往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并为自己的过失寻找牵强的借口。出狱最初的三年里,姜同川从妻子身上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决心洗心革面,痛改前非,追求新的人生。然则,9年的炼狱生涯,并未使他从灵魂上真正脱胎换骨,相反,一种新的怨恨都在心中滋长。而对尘事的喧嚣,他痛恨自己生命的四分之一在狱中荒废;几近徒壁四立的家境与社会上嘲弄的目光,强烈地刺激着他。一种急于报复的心态,又使他淡忘了作为丈夫和父亲应具的责任和义务。更轻视了法律所具有的尊严。甚至连自己纹在胳膊上的“今生爱菊痴心不改”的大字也抛在了脑后。1983年至1995年,他背着妻子,纠集一撮流氓分子,多次寻衅斗殴,先后致50多人轻伤。同时,他们又开始疯狂的盗窃活动,先后窃取了3万元的公私物品,赃款全部挥霍。1994年4月份,姜同川因流氓罪和盗窃罪,被人民法院数罪并罚,判处有有期徒刑20年,并于同月入改北墅监狱,开始新的一轮功改生涯。

  作为妻子,张翠菊彻底绝望了。她弄不明白,自古以来,多少人犯罪 后都能弃恶从善,为什么唯独自己的丈夫良心泯灭,一而再,再再而三地锒铛入狱;为什么手铐能铐住他的自由,失去他的自尊,却始终拯救不了他的灵魂,铐不住他重新犯罪的冲动呢?难道他生性就是劳改命、死不悔改?……孤独而痛苦的深夜,张翠菊恍惚之中想到了自杀,想以此来了结这苦命的人生。当她拿着新开启的一瓶安眠药,流着泪就要服下时,她猛然瞥见15岁的儿子阳阳正噙着泪,在门缝里惊恐地盯着自己的母亲。张翠菊醒悟了,孩子是无辜的,自己如果真的死去儿子岂不沦为孤儿?!谁取保证他将来不重蹈父亲的覆辙,沦为可恶的囚犯!作为母亲,责任和义务使颓然放下药瓶。母子俩抱头痛哭。深夜里,凄惨的哭声久久回荡在村子的上空。这悲愤的泪水,是对良知的呼唤,是对罪恶的控诉。此时的张翠菊多想有朝一日,能用这泪水拭去丈夫心头的云,洗去他灵魂深处的污垢,挽回他本善良的人性啊!

  天空下起了淅淅沥的小雨,风雨孱弱的张翠菊由儿子阳阳搀扶着,又一次踏上前往北墅探监的路程。这条路上,她曾走过近10年,如今,不知还要再走多少年。她心里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茫然回头注视着土路上留下的脚印……

  张翠菊在思索,社会在思索:这探监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长?!

  读完了这篇文章夏华脑子里沉甸甸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夏华同情张翠菊在磨难中的悲惨遭遇,更赞赏张翠菊为挽救丈夫扭曲的灵魂作出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同时也恨姜同川在极大的温暖和挽救中一次又一次次地背叛自己的诺言,给妻子造成的巨大痛苦。

  罪孽与伟大形成了悲惨的鲜明对比。这究竟怪谁?让我们边思索边找答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