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界观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北齐与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在军事和外交上展开复杂的博弈。对于倭寇的侵扰,北齐不仅加强海防,还组织了专门的剿倭军队,对倭寇予以沉重打击。

  大夏皇朝

  首都:金陵,位于长江中下游,物产丰富,文化昌盛。

  重要关卡:

  1. 虎牢关:是大夏防御西方和北方的重要屏障。

  2. 武关:控制着关中与江汉地区的交通。

  地理位置:大夏占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接岭南,西临蜀地,东濒大海。

  类似锦衣卫的组织:秘卫署

  品阶:

  1. 统领(一品)

  2. 副统领(二品)

  3. 千户长(三品)

  4. 副千户长(四品)

  5. 百夫长(五品)

  6. 队长(六品)

  7. 小组长(七品)

  8. 秘卫(八品)

  后宫等级:

  1. 皇后

  2. 贵妃

  3. 妃

  4. 昭仪

  5. 婕妤

  6. 美人

  7. 才人

  8. 选侍

  少数民族:

  1. 百越:生活在南方地区,部分被大夏同化。

  2. 苗疆:在西南地区,与大夏保持着独特的文化交流。

  3. 南诏:在西南边陲,与大夏关系时好时坏。

  4. 大理:在西南,与大夏有一定的经济往来。

  5. 林邑:在南部边境,与大夏有贸易联系。

  6. 扶南:在南洋地区,与大夏有海上贸易。

  7. 占城:在南方沿海,与大夏有商业交流。

  8. 真腊:在中南半岛,与大夏有文化互动。

  9. 羌塘:在西部高原,与大夏交流较少。

  10. 夜郎:在西南,与大夏有过短暂冲突。

  11. 倭奴:即倭寇,时常骚扰大夏沿海,大夏派水军进行抵御。

  12. 吐谷浑:在西部,与大夏关系复杂。

  大夏皇朝通过文化和经济手段,与百越、南诏等少数民族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对于倭寇的频繁骚扰,大夏不仅加强了海军建设,还与周边国家合作,共同围剿倭寇。

  三个皇朝及少数民族的分布位置和行政区分布情况:

  前秦

  分布位置:主要占据关中地区以及西北部分区域。

  行政区分布:

  - 安州:位于关中西部,是重要的农业产区和军事要地。

  - 宁州:地处西北边陲,与少数民族接壤,贸易与冲突并存。

  - 丰州:关中北部,畜牧业较为发达。

  - 泽州:关中东部,交通枢纽,商业繁荣。

  - 贺州:靠近北方草原,常受游牧民族侵扰。

  - 岚州:山区较多,矿产资源丰富。

  - 宛州:气候温和,是粮食主产区之一。

  - 茂州:森林资源丰富,木材业兴盛。

  - 金州:拥有丰富的金矿资源。

  - 宣州:文化繁荣,学府众多。

  少数民族分布:

  - 匈奴:主要分布在北部边境,与贺州相邻。

  - 鲜卑:在西北与宁州交界地区活动。

  - 羌:在西部与宁州、岚州接壤地带。

  - 羯:部分散居在关中地区。

  - 吐蕃:在西北偏远地区。

  - 回鹘:在西北边境靠近草原的区域。

  - 党项:活动于西北与前秦交界的山区。

  - 契丹:在更北方的草原深处。

  - 女真:东北部偏远地区。

  - 蒙古:北方广袤草原,对前秦构成威胁。

  - 南蛮:西南山区。

  北齐

  分布位置:掌控华北平原以及部分东北地区。

  行政区分布:

  - 檀州:华北平原北部,农业发达。

&emspmsp;行政区分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