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潼关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谢谢师父!”王力弘磕了一个头,站了起来。

  “不是还没收你嘛,瞎叫个啥。”舒琪佯怒道。

  “太师父肯定会同意的,我就先叫着呗。”王力弘没脸没皮地说。

  绫濑遥已经恢复如初,婀娜起身,素手轻扬,极光拂过,王力弘满头的包瞬间消失。

  “谢谢师姐!师姐简直是仙女下凡。”王力弘开舔。

  “又瞎叫,我们是主人的丫鬟,不是你师姐。”舒琪不耐烦地说。

  “要不然叫小师娘?”王力弘秒接。

  “算了算了,就叫师姐吧,烦死你了。”舒琪俏脸绯红。

  -

  郭子仪此时是九原郡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九原郡在现在的内蒙古五原县。

  高仙芝是右羽林大将军,刚率军进攻大食小勃律国回来,就驻扎在潼关。

  潼关距离长安不足300里,所以张哲翰决定先去找高仙芝。

  张哲翰变成了高适的样子,换上沈腾留下的官服,一群人下了终南山。

  那个车夫还在客栈等,王力弘跳上马车,抢过鞭子,直接把车夫赶走,自己当起了车夫。

  唐代从长安道潼关有一条专门的直道,叫潼关道,由长安东出,沿渭水、黄河通往洛阳,潼关就在这条直道的咽喉位置。

  潼关道开辟于史前,在周秦汉唐等王朝在关中建都时期,它是连接长安与洛阳的轴心干道,在全国驿路中居首要地位。

  黄河、渭水的风景可不怎么样,丫鬟们的注意力始终都在吃上,沿途经过临潼、渭南、华阴的时候,无不饕餮一番。一路上磨磨蹭蹭,到潼关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是首都长安的门户,南依高山,北濒黄河,形势极为险要。

  潼关最初的建造者是曹操,他曾带领大军西征,在这里和马超激战。这里地势险要,道路狭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以“襟带壮两京”赞叹潼关的雄浑壮魄,杜甫也曾写下“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

  潼关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关隘,而是建造在关隘上的一座小城池,只不过城池的居民都是军人而已。

  雄伟的关楼,外面是防御壕沟,里面是军屯驻地,代子营、寺角营等军营有条不紊地散布在关楼后面。军营的后面还有驿站,也就是着名的关西驿,专门负责军官的接待。

  高适此时的官职是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的掌书记,官不大却带着节度使的脸面,关西驿安排了两间上房,又是酒食又是喂马的,很给面子。

  一路吃过来,肚子是饱的,驿站的吃食比翰林院还难吃,胡乱吃了几口算是给了驿站面子,张哲翰就带着三人出了门。

  军营和驿站之间是有栅栏隔开的,张哲翰把高适的令牌一亮就顺利进了军营。

  这个军营和一般的军营不太一样,因为是常备的防御屯扎,所以士兵住的都不是营帐而是营房,高仙芝的指挥所也不是中军大帐而是一幢两层楼高的将军府,只不过这个将军府比长安的将军府要简陋很多。

  高仙芝并不像个武将,倒更像个儒生。

  他并不是汉人,而是高句丽贵族,小时候就随父亲到了安西,一直生活在行伍之中,练就了一身骑射功夫,在战斗中展现了一个高句丽人“习战斗”的一面,年仅二十余岁,就和父亲“同班”而列。此后屡立战功,脱颖而出,被封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高山,北濒黄河,形势极为险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