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访夷馆线索再断 登太室酣梦逢仙第3/4段
寺来呢?”</p><p>元法僧一拍脑门,</p><p>“妙!妙!嗯,只放个消息还不够,我觉得应该转移一个真皇子过来。”</p><p>众人又是一片大哗。</p><p>庆云期期艾艾地试探道,</p><p>“我,我在宫里的时候见过五位皇子。</p><p>可,可是年纪和太子仿佛的,也就只有一位吧?”</p><p>“一位还不够吗?”</p><p>庆云被怼得直翻白眼,大哥这到底是真傻啊,还是在装傻?</p><p>“可是如果被看破,二皇子他,他会有有危险的!”</p><p>“你以为大哥不懂?”</p><p>元法僧瞪了庆云一眼,</p><p>“魏王都是我看着长大的,他那几个皇子我还能不知品性?</p><p>这件事儿,魏王不会有意见,元恪更不会反对。</p><p>无论能否因此一举扫平太子余党,只要元恪能够渡劫成功全身而退,就对他本人有百利而无一害。</p><p>所以,也许他们两人都还乐见其成呢?</p><p>废一个太子容易,立一个太子却很难。</p><p>皇子们虽小,可是他们背后有母族,有幕僚。</p><p>明里虽然还没有开始勾心斗角,但暗流涌动想必已经开始了。”</p><p>第二天小龙王便单骑赶回洛阳,筹备元恪临嵩。</p><p>无论是登后山还是查太子党,此时都暂无头绪,其余诸人倒是落了个清净。</p><p>两位女娃要去山下缑氏镇赶集,刘赢也欲独自行动。</p><p>庆云是自小粘着暅之长大的,自然随了二哥,登太室摆弄丹鼎去也。</p><p>自从得到了父亲和老师联合设计的弩机图纸,暅之闲暇的时候一直在研究,计算。</p><p>根据他的判断,这种手持式弩机的设计射程超过五百步,远胜于弓箭。</p><p>当时的手持弩机普遍射程只有五十步,而强弓的极限也无法超越两百步。</p><p>弓箭走的是抛物线,箭头因为借助了重力,其杀伤力随距离并不会下降。</p><p>然而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是因为弩机是完全依靠弓弦弹力追求直线射杀精准度的武器,其威力随距离衰减很快。</p><p>因此除非是大型床弩,弩机射程是万万比不过弓箭的。</p><p>不过凡事有利有弊,弓箭的使用和瞄准非常困难,预测抛物线的轨道完全依靠经验。</p><p>在历史上,吕布百步之内射中画戟小枝已经是神乎奇迹的弓箭表演了。</p><p>而弩的稳定性却非常好,射程内可以利用辅助设施瞄准,有效射程内的穿透力也胜于弓。</p><p>弩的射程一旦可以和弓比肩,那就立即会成为一种战略武器!</p><p>如果任何一个持有弩机的兵卒都具有万军之中直取敌方上将的能力,那对方的主将岂非只能躲在盾阵之后不敢露头?</p><p>那他还如何发号施令?</p><p>旗手?狙杀!</p><p>传令?狙杀!</p><p>一队狙击手足以让对方军队群龙无首。</p><p>但是当暅之看明白图纸以后,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p><p>古代大多数发明都不是卡在概念设计,</p><p>就算没有发动机,没有电动机,水力,风力,再不济还有人力,都是可以用的。</p><p>真正阻碍工具进步的,往往是材料,没有适合的材料完成设计,完成设计所需强度。</p><p>就像如果有现代的钢铁铸造技术,不用担心古人造不出枪炮。</p><p>我们现在的吊装机械,液压机械,又比古代强在哪里?</p><p>不过是材料给予了更高的适用荷载而已。</p><p>暅之现在遇到的问题也一样,什么样的弦可以提供如此大的张力?</p><p>什么样的弩臂又不会毁于这样的张力?</p><p>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能拉的动这样的弩弦?</p><p>如何才能让箭矢减重而又不失杀伤力?</p><p>只要有一种材料出现短板,这个设计就只能停留于纸面。</p><p>可是现在暅之手中一种都没有,他唯一可以做的只是按照玉衡窥天之法先完成瞄准装置,如今无意间得到颇黎,实在应该物尽其用才是。</p><p>对于颇黎的特性,他没有了解。</p><p>虽然经过试探,这种材料的硬度适合打磨。</p><p>但打磨乃是成型下下之选。</p><p>如果只靠研磨,这一辈子也未必能把铁杵磨成针,</p><p>而如果滥用切割加工,就容易造成材料崩裂,留下内伤,等到制成成品才发现可就晚了。</p><p>所以加工成型最好的工艺永远是范铸。</p><p>如果这种材料可以热融软化,浇筑入范,那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p><p>中国商周时代用失蜡法制范,铸出的复杂青铜器皿令今日工程师都叹为观止。</p><p>比如赫赫有名的曾侯乙尊盘,那青铜雕花之精细让密孔患者见之不忍啊。</p>&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