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冯诩杀鸡儆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徐晃这小子就是个战争机器,纯粹的军人。

  贾诩又说道:“公明,我本就是左冯栩郡守,冯栩郡每个县城都走一遭,也是本府职责所在。本府其实早该过来体察民情,只是一时半刻抽不开身。现在,你说说基本情况吧。”

  徐晃上马,边骑走边汇报,挑紧要的说,“军师,你原来下令各县做好春耕。但是高陵县令高原前日却紧急征调了周边民夫三千人。”

  贾诩目光深邃,“是不是都被叫去渭水开漕运?”

  徐晃一愣,回答:“是的,没想到军师早已知晓。”

  贾诩冷笑一声,“一个县令居心叵测,没这么大胆子,谁下的征调命令?”

  “末将质问高原,他最后说是奉了太后懿旨。”

  一个县令手持太后懿旨?董太后的手伸够长。

  董太后的船队到底拉什么,难道真的是拉粮食?

  “他一个县令,哪里来的太后懿旨?”

  “末将打听到的消息是,高原其实是郡丞董受的心腹,那董受是卫尉董承的从弟。不仅如此,高原出自高陵高家。这高家在高陵县,号称本地第一望族,人丁兴旺。”

  贾诩一听,恍然大悟。

  难怪当初他要求当这个左冯栩,董太后二话不说,直接盖章,原来这里面埋了这么大一颗钉子,还和地头蛇勾结,自然不怕他贾诩蹦跶。

  “那我们就去会会这些地头蛇。看看是强龙厉害,还是地头蛇厉害。”

  高陵县的是座平原县城,因是郡治所在,城内住满了达官商人。

  贾诩进城,看着沿街的商贩,熙熙攘攘,繁华不落雨长安东西市,颇为欣喜。

  这里就是他的地盘,他的地盘自然由他做主。

  顺者昌,逆者亡。

  贾诩一入府衙,此时刚刚中午,衙门内各曹却空空荡荡。

  贾诩质问人去哪里了。

  几个郡吏胆怯的看着信任左冯诩,支支吾吾,低头不敢对答。

  不用猜了,十之八九抹油翘班。

  这是机关衙门的通病。

  贾诩冷哼一声,吩咐下人立即召集郡丞、郡曹官吏。

  下人不敢怠慢,手忙脚乱的四处通知。

  ......

  虽然早就得到了通报,冯栩郡郡丞董受依然不紧不慢的从府邸坐马车来到府衙。

  哪怕董府其实就在府衙隔壁一条街,他还是走正街绕了个大圈。

  贾诩此时已到冯栩府衙坐了一炷香的功夫了。

  贾诩看董受五短身材,圆脸小眼,面含微笑,一身官服洗的发白。

  贾诩内心鄙视,没想到手下还有个如此勤俭节约的内卷清官?

  徐晃却暗中调查得知,董受其实纳了七房妻妾,藏于七处小院,这是一只虚伪至极的笑面虎。

  董受也在端倪贾诩,看他居然如此年轻,羽扇纶巾,人畜无害的样子,和传闻中的西凉毒士形象不太匹配,暗暗称奇,甚至有小觑之意。

  贾诩的时间宝贵,拥兵自重,可不惯着这些官老爷,开口就一个下马威:“董受,知道本府驾临,为何不在城门口迎接?”

  董受微笑着拱手一个软钉子:“府君,下官昨夜偶感风寒,身体抱恙,实在对不住。”

  这就是朝廷有人好当官,一个郡丞当面就敢阳奉阴违太守。

  董受看贾诩脸露愤怒之色,暗暗鄙视城府不够,又微笑道:“下官在子午楼备了一桌薄酒,还请府君赏脸。”

  徐晃在一旁低语提醒贾诩道:“子午楼是高陵县有名的酒楼,就在府衙斜对面,是高氏的产业。”

  贾诩暗暗心惊,看来这高家的势力在高陵县真是盘根错杂。

  贾诩默默听了董受几句客人畜无害的样子,和传闻中的西凉毒士形象不太匹配,暗暗称奇,甚至有小觑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