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白苏轼隔空对话!第3/4段
“还有说,明朝那个黄子澄,就是他的后人。”
“而后世对他的评价……”
“老祖宗,为什么我的字写的那么丑啊?”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诗词真的很有灵气,最爱的一位文人之一。”
“老表的字满分啊!”
“确实,字一绝!”
相比较前面几位,这黄庭坚,好像就没有什么出彩的了。
当然,字写得好,不也是一种本事么?
这不是秦镇排出来的,而是后世人打的评分。
所以……
秦镇继续开口了:“接下来……”
“排名第八:寇准,评分:9.9!”
“寇准,北宋宰相,政治家,诗人。”
“980年,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逐渐被赵光义重用。”
“等到宋真宗继位之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
“1004年,景德怨念,当上了宰相,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年冬,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动,寇准力排众议,坚主抵抗,反对南迁,促使真宗亲往澶州督战,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在军事力量对宋朝有利的情况下,宋真宗还求和了。”
“这也是后世无数人诟病弱宋的原因之一……”
“就是所谓的,打赢了,还要赔款,说的就是这澶渊之盟!”
“但事实上,澶渊之盟与寇准的关系并不大。”
“这主要还得怪宋真宗。”
“当时,局势一片大好,辽军节节败退。”
“但宋真宗不愿意穷兵黩武,说白了,还是厌恶武将,于是乎,在对边传达想要议和的意思后,宋真宗立马就同意了!”
“很快就派遣曹利去洽谈。”
“寇准听到这消息后,人都麻了,苦劝宋真宗,说辽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
“此时,宋军士气高涨,辽国人困马乏,应该趁此良机,把敌人围歼,然后再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惜,宋真宗不同意,朝中大臣们也主张议和。”
“寇准无奈,也只能同意,前去讲和。”
“而讲和的时候,宋真宗怕后世唾骂,就跟曹利说,只要不割地,就算辽国索要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
“也就是寇准,把那个曹利拉过来,暗中对曹利说,别说百万了,你要是敢说超过三十万,我砍了你脑袋!”
“总的来说,寇准这个宰相当的可以了。”
“却不想,在景德三年,也就是1006年的时候,寇准被人排挤,辞去了相位!”
“等到十三年后,寇准才重新恢复宰相职务。”
“可惜,才过去一年,又遭到诬陷,被一贬再贬。”
“1023年,病逝于雷州贬所。”
“而成就方面,在诗词上,虽然没有登峰造极,但也有较大成就!”
“就拿他七岁时做的诗来举例……”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就是他七岁做的诗,更是被称为稀世神通。”
“虽说比不上那些大诗人,大文豪传唱千古的绝句。”
“可这五言诗,也算得上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而且,还是人家七岁做的诗!”
“后世评价:”
“要的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为人豪迈!为北宋续命二百年。”
“忠直正义寇莱公!”
“大宋第一相!”
“好向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做神仙!”
此时,伴随着秦镇说完……
……
大宋真宗时空。
“嘶……”
此时,寇准倒吸口凉气……
对其他的评价,他无所谓。
对后来他被贬,以及死亡时间,他也无所谓。
最关键的是……
他七岁时,做的那首诗,竟然被秦镇当着所有人的面,给公开了!
好尴尬啊!
他的脚指已经抠出三室一厅了。
别人说他是神童。
但他看到自己小时候写的诗,只觉得黑历史被翻开。
恨不得一头撞死算了。
太特么丢人了!
社死了!
这下是真的社死了。
几十岁的人了,脸烧的通红。
不是……
别人都是好多首,好多首的说。
怎么到了我这,就拿出小时候写的莫名其妙的诗了?
这一刻,他感觉天都要塌了。
好在,秦镇没有让他尴尬太久……
……
就听,秦镇继续开口了……
“接下来……”
“排名第九:毕昇,评分:9.9!”
“毕昇,北宋的发明家。”
“为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年间人士,平民出生,以前,只是长期在杭州书籍铺做雕版刻工。”
“专门从事手工印刷工业。”
“可因为雕版印刷比较艰难,为了减少成本,提高排版效率,于是乎,在前人的总结经验下,加上自己的经验基础,发明出了活字印刷术!”
“主要影响成就,就是这活字印刷术。”
“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版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有错字又不易更正。”
“而活字印刷术,就完全改变了这一点。”
“所谓活字印刷术就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
“活字印刷术,也被称为华夏四大发明之一!”
“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后来,活字印刷术更是传入了外国,所谓的文艺复兴,也有活字印刷术的一份功劳!”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