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朱祁镇御驾亲征真相!小朱查账!差哪哪着火!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要是去溜达都能出问题,那这天底下就没有安全的地方了。”

  “而且,查账这种事,也唯有朱祁镇亲自去了,才能看清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于是乎,朱祁镇在七月十一号做下决定,七月十四号宣布消息,自己要御驾亲征,七月十五号,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就直接御驾亲征,带着五十万京军出发了!”

  “当然,五十万肯定是没有的!”

  “史书上一些记载,二十万也没有!”

  “甚至,明实录,乃至明史,都没有记载。”

  “别说没有记载带了多少兵了,就是阵亡了多少,也没有记!”

  “而这五十万的数又是从哪来的?”

  “就是国榷了!”

  “国榷中提到了五十万这个数,但这五十万,并不是军队。”

  “原文记载是:甲午遣告庙社,发京师亲征,诏下于二日即行,文武吏卒仓卒就道,前军五万骑,吏卒私属五十万人。”

  “意思就是,中午上香,开始发兵,下诏后的第二天就出发,当然,还带上了一些文武大臣,而正儿八经的军队,就只有那五万骑,其余的五十万,就是部队家属。”

  “这部队家属,也不是去打仗的,就是搞后勤的,只有五万骑兵才是作战部队。”

  “别觉得少,事实上,此时,宁阳侯带着十万大军正在江浙平叛。”

  “靖远伯,也带着十万大军在湖广平乱。”

  “这已经有二十万大军了!”

  “朱祁镇还能找的出来五十万大军才有鬼了!”

  “根据记载,正统九年的时候,朱祁镇犒赏在册的京军,就只有二十二万人!”

  “本来就只有二十二万京军,江浙平叛要十万,湖广平乱要十万,哪还能找得到五十万大军?”

  “再说了,明朝是吃空饷最严重的朝代,这二十二万人,也只会少,不会多!”

  “同时,在朱祁镇亲征之前两个月,这个调兵几千,那个调兵支援几万,还没出门,就已经调走了六七万人了,哪还有五十万大军?别说五十万了,朱祁镇还能找出十万来,明朝的军事实力都逆天了!”

  “朱棣北伐,别说什么带五十万大军,这五十万大军中,其实是包括运输后勤队伍的,真正能作战的,也不过只有十多万人罢了,绝对不超过二十万!而且,这些作战部队中,还有从别的地方调兵过来的,这才有了北伐!”

  “而朱祁镇,不说真带走五十万大军吧,哪怕只带走二十万大军,那也相当于抄家了!”

  “这是连京城都不打算要了的节奏。”

  “所以说,五十万大军是不存在的,二十万大军也是不存在的,五万骑兵才是他真正带走的数字!”

  “其余的,全都是后勤部队!”

  “别说后勤部队也能作战,哪个皇帝出门打仗出门不带后勤部队?”

  “朱棣北伐,还要带二十多万后勤保障人员呢!”

  “别以为打仗就是拿头去莽,士兵是人,他们也需要吃饭,也需要包扎伤口的。”

  “至此,朱祁镇就带着一批文官武将出发了。”

  “先看看文官带了谁,武将带了谁。”

  “文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

  “吏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

  “工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以及一些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

  “还有给事中,中书舍人,监察御史,郎中,员外郎,主事等等!”

  “这就是一大批文官。”

  “而武将方面就是: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这些。”

  “相比起文官来,武将真的不算多。”

  “这像打仗吗?这根本就不像打仗!”

  “打仗用得着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这些么?”

  “其实有个更贴切的说法就是……”

  “朱祁镇带着这些人,去巡查了!”

  “查的是粮,查的是钱!”

  “正统十年的时候,他就想查,结果,查到哪,哪着火!”

  “他现在不亲自去走一趟,整个大明朝可就被蛀虫给蛀空了!”

  “他只管查,而查到谁头上,谁倒霉!”

  “当时就能给你砍了,跑都跑不了!”

  www.llewen.cc。m.llewen.cc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