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采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ibqg.net);感谢大家的支持!!



<p>“东边落雨西边晴,清水塘里采红菱;妹采红菱哥挖藕,藕颈缠住红菱藤;有心帮妹采红菱,又怕塘边里有闲人”。</p>

<p>这是一首广泛流传于上海乡间的歌谣,极富有江南水乡采菱时的特有情调。</p>

<p>第二天上午,禁不住孩子们一再地纠缠要求,征得队里同意,小姨和小毛姆妈带着几个孩子,准备好工具去队里的池塘采菱。</p>

<p>这时候天高气爽,天空一碧如洗,瓦蓝瓦蓝的晴空飘逸着朵朵白云,高远、深邃。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馨香和田野稻谷的阵阵清香。</p>

<p>来到池塘边,这时候有好些人已经在采菱了。还有好多小孩围在岸上,边吃刚采上来洗干净的红菱边嘻戏吵闹。</p>

<p>团团簇簇的菱叶像被秋风吹老了似的,在近岸的水面上飘浮着,蔓延着一层层枯黄与暗红。</p>

<p>小姨先试探着用准备好的竹篙绞了一团菱叶拖上岸,两只尖头红体的菱角从菱叶间冒了出来,像孩子的小辫子似的朝天翘着。</p>

<p>她对小毛他们打了个手势,赤脚潜入水中,迅速翻起一盘菱,那些躲在叶下的红菱不由得都探出脑袋望向他们。</p>

<p>小姨眼尖手快,紫红色的老菱,一撸就是一串。</p>

<p>惊喜之后,小毛学着小姨的样子把裤脚卷得高高下了水,轻轻的翻开一片片菱蓬,一个个红红的菱角长着尖尖的角,特别神气。</p>

<p>“哇,好多!”,小花情不自禁的叫了起来。</p>

<p>小姨不时的嘱咐要注意安全,不要掉到菱塘里了。</p>

<p>菱有青红两种,红菱个头大,皮色鲜艳红润,名水红菱。红菱属一年生浮叶水生植物,当年4月播种,7月开花,菱花榭后结幼菱,15-20天长成红菱,即可食用。中秋时节为盛产期。</p>

<p>上海的水红菱在业内小有名气。74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邀访华到上海辰光,接待部门特意以水红菱招待。当时田中对鲜嫩香甜的水红菱赞不绝口。</p>

<p>采菱在外婆乡下也叫作翻菱。每到菱角肥时,队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会组织集体去采菱。</p>

<p>“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自古以来,采菱的大都是女子。她们手拿小木板、端坐着在浅木盆里,贴在水面旋转、飘游。女子旖旎的面影,蔓妙的歌声引得无数文人为之赋诗作曲。一首首的采菱词曲,赋予菱这个水生植物高雅的风情;使采菱这件事儿充满趣味、变得诗意浪漫……</p>

<p>这些女子采菱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水浅的地方,挽起裤腿站在水里,捉一盘菱头将藏在叶下的菱角信手拈拈。太老的菱角她们并不采,任它落到水里。</p>

<p>水深的地方,她们会垫一个草把子坐在木盆里,带上毛竹扒子和葫芦瓢。翻菱的女子往往眼疾手快,不时用葫芦瓢舀去盆里的积水,毛竹扒子轻轻在盆边拨荡着,在菱叶间翻动着,不消多长时间,就能采摘一大篮子。</p>

<p>池塘水深的地方小毛他们自然是不敢走过去的。</p>

<p>有一个看上去年纪很少、乖巧可爱的小女孩,用手当桨,坐在当船用的小木盆里快速的赋诗作曲。一首首的采菱词曲,赋予菱这个水生植物高雅的风情;使采菱这件事儿充满趣味、变得诗意浪漫……</p>

<p>这些女子采菱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水浅的地方,挽起裤腿站在水里,捉一盘菱头将藏在叶下的菱角信手拈拈。太老的菱角她们并不采,任它落到水里。</p>

<p>水深的地方,她们会垫一个草把子坐在木盆里,带上毛竹扒子和葫芦瓢。翻菱的女子往往眼疾手快,不时用葫芦瓢舀去盆里的积水,毛竹扒子轻轻在盆边拨荡着,在菱叶间翻动着,不消多长时间,就能采摘一大篮子。</p>

<p>池塘水深的地方小毛他们自然是不敢走过去的。</p>

<p>有一个看上去年纪很少、乖巧可爱的小女孩,用手当桨,坐在当船用的小木盆里快速的靠近他们,看着他们采菱,一点都不认生和害怕。</p>

<p>小女孩还不时伸出小脚拍打塘里的水,水花四溅,自娱自乐的稚嫩笑声惹得小毛和“四眼”他们开怀大笑。</p>

<p>小花生性胆小,压根不敢坐木盆,只是站在池塘边眼巴巴地和小女孩互相观望。</p>

<p>“四眼”胆大,自告奋勇地要求坐盆下水采菱。</p>

<p>他试着蹲坐在盆里,一开始因为精神紧张,笨手笨脚找不到平衡,身子前倾后仰,一个劲地晃来晃去。木盆根本不听使唤,不停地在水里打圈圈。</p>

<p>晃着晃着,木盆便完全失去平衡,立即倾覆水中翻了个盆底朝天。坐在盆中的“四眼”一个趔趄,“噗通”掉入水里,被倒扣在盆底,闷在水中。</p>

<p></p>

<p>好在塘水并不太深,而且“四眼”识水性,扑腾一番后,湿淋淋地钻出水面,算是有惊无险。但慌乱之中,也免不了呛好几口水。</p>

<p>看见落水者“四眼”的狼狈相,站在岸边的孩子一脸的幸灾乐祸。特别是露露,笑得前仰后合,身子都夸张地扭曲成一只大草虾。</p>

<p>小毛也慢慢跨上去木盆。</p>

<p>小姨一再叮嘱道:“采菱是个灵巧活,坐木盆更要有一定的技巧。关键是要掌握好身体的平衡。”</p>

<p>一次,两次,三次……在经历几次失败的教训后,终于逐渐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小毛慢慢适应了小船的颠簸后,挑战成功。</p>

<p>缓缓而行,木盆在密密的菱秧中划开一条窄窄的水路。</p>

<p>“菱荇中间开一路,晓来谁过采菱船。”采菱,虽是一份劳作,但更让人觉得有趣好玩。</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