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王埭庄第1/2段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ibqg.net);感谢大家的支持!!
<p>周围都是王家的坟头。爷爷奶奶的坟头烧完,然后小毛他们挨个给旁边的坟头烧纸。</p>
<p>虽然说香、酒、果品都没有了,但是半圈还是要划的。烧纸似乎是个无形的规矩,也是教育后代不忘祖恩、牢记勤俭持家、忠厚处世的优良家风的一种方式。</p>
<p>“坟上烧纸,是对先人的一种缅怀。”每烧一个坟,王国良都会和小毛他们仨大致讲讲这是谁的坟头,以及他生前的一些故事。</p>
<p>大伯说:“要是以前过年辰光烧纸,家族中的男丁都得参加,除非老弱病残。无论你走到那里,只要回家都得要上坟。谁不到场,都会说他今年怎么怎么了的。”</p>
<p>“以前,你们爷爷目不识丁,大字不认识几个,但记忆力超人。从小跟着你们爷爷奶奶回老家上坟烧纸,爷爷总要在烧纸前要讲明每个坟里都是谁,还要讲一遍先人的故事。”</p>
<p>王国良说:“你们爷爷把先人们的故事讲的绘声绘色,如临其境,很吸引人,所以我们都愿意听。这个时候,我就能记住了先人的名字和他们勤俭持家,忠厚处世的故事。”</p>
<p>小毛这时候听了父亲的讲解才知道,自己的老家,最早是在山东省临沂,大约是清代末年,由于老家地处湖区,连年发大水,十五世祖迁居于此地,至今一百余年。</p>
<p>王国良笑了笑,又说:“只是那时候还小,并不在意这些故事,所以也记不得多少,只是跟着大人们后面磕头,能在烧完纸后分得供品吃。”</p>
<p>小毛他们仨忍不住笑出声来。</p>
<p>“现在我成了接班人,我也把这些记忆中的故事,给不知道的你们这些晚辈们讲讲。虽然这些故事的先人们我们从没见过,但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先人们忠厚传家,勤俭本份的传统美德。”</p>
<p>王国良说:“当然了,也希望你们也像我们当年一样默默的听着,记在心里,以后再一代一代去传承。”</p>
<p>就这样,小毛他们一边听着故事,一边给先人烧纸,还要不时燃放鞭炮,最后所有人一起给每位先人磕头。</p>
<p>伯母说:“虽然讲,如今爷爷奶奶都已离开了你们。现在到坟上烧纸,给你们介绍先人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让你们这些后人知其先人是谁。血脉相连的亲情更要代代相承。”</p>
<p>大人们说得条条是道,小毛一边听着,但这时候的心思,却在心想默默的想着:赶哪天自己工作有钱了,一定要抽出时间带着父亲给爷爷立一块真正的石碑吧!</p>
<p>小毛想了想,说道:“阿爹,你和我们讲讲爷爷奶奶他们的一些故事吧?”</p>
<p>大伯笑道:“会讲的,不过不是现在,地方不对,好伐?”</p>
<p>全部坟上完,姨婆婆说道:“国贤国良,你们家家风管得好的。”</p>
<p>正准备回家,姨婆婆却又说道:“你们注意看看自己的身上,有没有无意粘到身上的树枝,纸钱片等等东西。”</p>
<p>伯母也跟着吩咐:“如果有的话,就要打扫下去。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就是拿r />
<p>大人们说得条条是道,小毛一边听着,但这时候的心思,却在心想默默的想着:赶哪天自己工作有钱了,一定要抽出时间带着父亲给爷爷立一块真正的石碑吧!</p>
<p>小毛想了想,说道:“阿爹,你和我们讲讲爷爷奶奶他们的一些故事吧?”</p>
<p>大伯笑道:“会讲的,不过不是现在,地方不对,好伐?”</p>
<p>全部坟上完,姨婆婆说道:“国贤国良,你们家家风管得好的。”</p>
<p>正准备回家,姨婆婆却又说道:“你们注意看看自己的身上,有没有无意粘到身上的树枝,纸钱片等等东西。”</p>
<p>伯母也跟着吩咐:“如果有的话,就要打扫下去。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就是拿了去世者的东西,他们会不高兴,会来索回的。不能带走坟墓上的一草一木,把属于去世者的东西,都留下。”</p>
<p>检查完,一行人往回走。</p>
<p>这里是一片高岗起伏的地带,但对于周边来说地势还是很低的,被视为泄洪区。皮岔河和蟒蛇河在这里附近交汇,这方圆几十里的地带如同被两个胳膊套住,更如同漂在两道河口的葫芦,因此该地又俗称“葫芦套”。</p>
<p>姨婆婆所在的村庄叫做王埭庄。顾名思义,自然王姓是这里的大姓。</p>
<p>因此,在村里,村落家族文化,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留。而且村民们并没有感到不适,也没有影响到了村民们生活改善的迹象。</p>
<p>九曲十八弯的王埭庄,格外安静,绿意葱茏。到处生长着层层叠叠绿色的苇海,似绿色的地毯。</p>
<p>这一抹抹养眼的绿色,抚慰着人的心情。</p>
<p>这些盛产的芦苇是大自然馈赠给当地人的最好礼物,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有编制苇制品的传统习惯。</p>
<p>编织苇箔,已经成为村里的一种常态性的“文化”。</p>
<p>这里很多的家庭,几乎每家都从事着织苇箔这种副业。苇箔加工也成为村民们主要的经济来源。</p>
<p>苇箔是以芦苇为原料织就的帘子,可以盖屋顶、铺床或当门帘、窗帘用,百年也不烂的建筑材料。</p>
<p>从每年的冬天开始,家家户户收完芦苇后,就开始手工编织苇泊。</p>
<p>在家支个架子,织一捆箔从这头跑到那头。手头快的,一天内能织上两三捆。等到赶集的时候,用板车驮着去卖。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