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陋室论茶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徐子建见状,无奈地耸了耸肩,对几人说道:“走吧,几位?我们进去茶室,尝尝我家收集而来的茶叶。”

  说起大周的茶叶,就不得不说说,大周朝的茶文化。

  这大周朝的点茶步骤繁琐不说,而且由于用的是蒸出来的茶叶,这种茶叶与后世的炒茶味道完全不一样,叶子中还带着茶叶的酸涩苦味。

  因此,即便按照整个点茶步骤,又敲,又砸,又碾碎,又调膏作画,制作出一碗拉花茶汤。

  实际上味道也不见得有多好喝,甚至可以说是难喝。

  因此,在后世南宋,炒茶技术提高后,这点茶的喝法迅速被整个宋朝人民给抛弃了。

  由此可知,这点茶点出来的茶到底有多难喝。

  徐子建在茶室内,没有按照大周朝现有的点茶桌摆放。

  而是按照后世功夫茶的茶几,设置了十几张茶台,以供人饮茶、谈事。

  他吩咐自己的书童去将他特制的炒茶拿过来。

  这炒茶是让曹景修曹国舅,帮忙收集的西湖龙井茶叶,经过他的特殊手法制成的。

  相比大周朝繁琐的点茶手法,徐子建更喜爱偏现代的散茶泡法。

  虽然这个盖碗泡茶法不仅烫手而且无聊。

  但是用来忽悠大周朝,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文人,还是挺管用的。

  比如蔡、严两位教授,便被徐子建的盖碗泡茶法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直到徐子建摊手请茶,茶桌上几位才反应过来。

  看着茶杯上茶香四溢、色泽碧绿的清茶。

  严复急不可耐地举起茶杯轻抿一口,夸赞道:“徐贤侄,你这清茶茶香扑鼻,入口甘甜。

  完全没有我大周朝之点茶的苦涩、清茶之寡淡。不知这茶有何名堂?”

  徐子建缓缓回答道:“严教授,此茶乃是我利用特殊手法制作的龙井绿茶。通过炒制以后可以去除掉茶中的苦涩滋味,留存茶香。

  而且晚辈不喜,点茶名目之繁多。今日特意请两位前辈品鉴我的新茶道。”

  而蔡湘则把关注点放在徐子建刚才冲茶的手法上。

  “公明小友,不知你刚才那泡茶手法有何名堂?”

  “回禀蔡教授,我手里的碗,我称之为盖碗。

  是我专门命人制作的泡茶器具,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而那泡茶手法就叫做盖碗泡茶法,总共分为八个步骤。

  悬壶高冲:将水壶提起,高度约离茶壶口一尺高,然后向茶壶中注水,水流要迅速有力,使水柱如悬壶般高冲直至水满壶口。

  春风拂面:当水壶中的水注入茶壶后,茶壶口会有泡沫产生。此时,用壶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防止泡沫进入茶汤,影响口感。

  重洗仙颜:在将开水注入茶壶中后,将茶水从茶壶倒入茶海,然后再将茶海中的水倒回茶壶。

  若琛出浴:将茶壶中的茶水倒入茶杯,此时茶杯如若琛仙子出浴般清新脱俗。

  玉液回壶:在茶杯中注入茶水后,将茶杯中的茶水倒入茶壶,这一步骤称为‘玉液回壶’。这样做能够使茶更加均匀,口感更加醇厚。

  关公巡城:将茶壶中的茶水均匀倒入各个茶杯。此时茶壶要在茶杯上方来回移动,使茶水均匀分布,犹如关公巡城般威武。

  韩信点兵:在茶水注入茶杯后,用壶轻轻点一下茶杯,使茶水刚好满杯。这一步骤既体现了泡茶的严谨,也寓意着韩信点兵的智慧。

  鉴茶香:轻轻捧起茶杯,细细品味茶的香气。好的茶香气四溢,口感醇厚,令人陶醉。”

  蔡湘听完徐子建所讲解的盖碗泡茶法,不由得俯手赞叹道:“徐郎君今日之散茶泡法,虽然看似简单,不过也别有一番文雅。

  比起我朝,那明目繁多的点茶手法,确实简便了不少。而且这散茶,茶香怡人,色泽碧绿,深合茶之禅意,返璞归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