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定眼看南洋第4/4段
当然,在无意中解决了冯家之后,让此次的明州之行获得了一大笔意外收入之后,谈建并没有感到有多轻松,因为就像他在船场那次询问秦刚的那个问题一样:如果要想打造自己的船队进行远洋海贸的话,在这里所需要多花的钱,可谓是海了去了。
“担心什么?”秦刚却是轻松地说道,“处州那边招安了的寨主们,不是正等着我们这次回去的合股方案吗?”
“哎!对啊,怎么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呢?”谈建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随即便也开心地说,“造船的事情,我们自己手头有船场,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主体投资,接下来,他们这些老爷们也不能只是躺在家里睡大觉,用他们出的钱来进行水手、商队的雇佣与招聘。这些问题不就是都可以解决了嘛!不行,这事我赶紧去拟个章程。正好,辛员外这几天还在明州,有的东西他手头应该会有样子能够让我来参考一下,我去找他。”
秦刚数了数日子,这次在明州的时间也不短了。记得前几天张存就说过,朝廷关于他在发运司的任命诏书已到了杭州,而且那边的衙门也应该弄好了,就等着他去上任呢。
而谈建反正还要在明州多待一段时间,于是便给他留了两名亲卫兵,还有要留在船场的那名院士,这四人就先留在了明州,其余人等,则与他一同先回杭州。
秦刚等人回杭州,却是张通判安排的官船,秦刚自然也不客气。看着这庞大的船身也不能让它都空着吧,于是就按照留在杭州的那几艘回处州的小船承载量,满满地装了一舱的货物而回。
明州回杭州,一般不会走由钱塘江逆流而上的海运路线,而且从安全出发,走中大河、慈江、余姚江这样的内河路线,等到了越州之后,再走西兴运河到杭州,这也是每年明州的漕粮运输主通道。
所以,秦刚走这条路线,也算是他作为催纲司的勾当公事在上任后的第一次视察。
船队一行到了杭州,早有催纲司的吏员提前得到了明州张通判发过来的消息,在码头进行了迎接。秦刚便让秦婉、李峰带着其他人去处理船上货物搬运换船之事,自己则跟着迎接的吏员一起,去新衙门那里看一看,顺便也报个到。
新衙门就设在杭州州衙内,在里面的诸曹房旁划出了一处小院子,有个两三间房间。
催纲司在勾当公事之上还设有提举一职,须得五品以上官员充任。
此时知杭州的陈轩,表字元舆,原本已经做到了中书舍人,但是因为有一次接待高丽使者时举措失当,而被弹劾,便以龙图阁待制而出京知庐州、再转知杭州。而其龙图阁待制的馆职便已是从四品。
为了让这发运合司的催纲司将治所移到杭州看起来有理可据,最好就是由这杭州知州陈轩来兼任该司的提举。
只是当初刚开始有这样想法的章楶却发现了一个要命的难题:当年弹劾陈轩接待高丽使者过失的人,正是时任礼部尚书的苏轼。而秦刚因为秦观学生的身份,是否会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不必要的纠葛与恩怨呢?
章楶心里清楚这点,但是他还是想尽力从中尝试努力一下,于是,他也没有与秦刚说起这事,而是在从处州回京路过杭州时,专门去拜访了当时的陈知州。
哪知一旦聊开之后,却发展这个陈轩却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君子,在章楶有意谈及苏轼时,陈轩不仅立即为其在岭南惠州的落难而唏嘘不已,并且还主动说起了当年自己被苏轼弹劾的那件事情,在他看来,其一的确是自己在那件事情有了过失,其二对他的弹劾也正是苏轼当时所任的礼部尚书的职责所在,纵使他因此而出京任职,但在内心并没有任何对于苏轼的怨恨或者不满,当然也更谈不上对于秦刚的芥蒂了。
于是,章楶在这种情况下,便提了自己对秦刚的安排事宜,并希望陈轩能兼任这催纲司的提举,以便促成整件事情的顺利安排。
陈轩倒也爽快地应承下来,同时也主动提及,自己在杭州的公务已是繁忙,这催纲司只担其名,实际事务俱不插手,皆由秦刚自行处置即可。
其实这就是向章楶表态,他只担名而不过问事务,不会干涉并影响秦刚的任何权限。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