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儒帅雄心第3/4段
但是反过来,宋朝的各任主帅大多都保守且迂腐,对于西夏人的这些行为,只会空洞无力地斥责为野蛮人的行径。而如果一旦听到自己手下的将领想要“以牙还牙”,反过来进入西夏境内时去抢粮抢物的话,根本就不管这对象是敌国敌军,立即就像是抢了他亲娘一样坚决禁止。甚至还会对于少数如此去做的将领进行处罚、治罪。
不过,今天在听了刘法所提的“因粮就敌”的讲法后,吕惠卿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立刻让底下的许多人心里多少有了一点点数。
“西夏人凶残暴虐,又极记仇,我们如此出头进行主动攻击,若是引得西夏大军来攻我路,如何是好?”又有一个官员提出他的担心。
“本帅就是怕他们不来!”这次回答的却是吕惠卿,“六路御夏,东西一体,此乃朝廷国策,假如我路能引得西贼出兵来袭,便是给了其他路反攻包抄的好机会,也是我鄜延路各位立功建业的好机会!苗钤辖,可有何想法?”
吕惠卿现在问的正是鄜延路兵马钤辖苗履,其父乃是随同王韶河湟开边的西北名将苗授。
“苗某赞同刘将军之意见。”苗履的回答简单干脆。
“好,本帅便着苗钤辖重新安排全路各处军力调配。凡朝廷补贴用度,则按各州县军队出击次数分配,报到李斯和处审核发放。”
吕惠卿这一着可就厉害了:他知道在这鄜延路上,每个地方的知州知军及知县都是军政一体的长官,除了他兼任的延安府以外,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小九九。
正好现在在他的手上不是正有朝廷下发的四十万贯的补贴吗?
那就好,听话的,按他安排主动出击的,就可以领取补贴。
要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保存实力的,那就等着看别人喝肉汤。
秦刚在这过程中自然也就是多听多看,到了最后,也就混在一群官员之中,齐声回以“谨遵吕经略之命,属下当尽心执行。”
不过他也已经看明白了,这吕惠卿看似在作出这一决定前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比如说派李夔去调查摸清了每个地方的家底,比如说应该是提前安排好了刘法在会议上的率先发言,女比如说也安排好了对于朝廷补贴的使用规则的约束,但是在这个会议上却唯独缺少了对于即将迎战的对面西夏那里的情报搜集。
兵法并无太多深奥之处,孙子兵法早已将关键之处总结得极其透彻,便就是“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而且,吕惠卿你既然口头提出了“六路御夏”的一体思路,又有心想让鄜延路来做这吸引西夏大军围攻的先头阵地,那么关于这一次的行动,与其他几路是否已经作好事先的沟通?又对朝廷上面是否得到过某些承诺保证?
其实,这些东西,秦刚不用去深究,就知道他没有做过。
原因很简单,眼下的吕惠卿根本就不是从战略战局的实际出发,而是从自身的政治前途发展需要出发:
他亟需要一场发生在他身边的大战役,亟需要由此战役中获取一个不可忽略的功劳。
吕惠卿的馆职已到资政殿大学士,倘若能在这一任的经略安抚使时,取下开边拓土的大功劳的话,朝廷岂能不作出封赏?原本就是地方军政合一的大员,在此基础上的提拔会是什么呢?当然也就唯有让他回到京城进入政事堂了。
就如当年的狄青,你大宋再是轻视武臣,再是压低武臣立功后的封赏,但是狄青一旦是将功劳立到你压也压不住,又暂时寻不到有价值的过错,你也就只能让其回京入相任枢密使。成为北宋极为罕见的武将入相。
这便是大宋官场的一个潜规则,有时候就算是皇帝权相,也无法对其有所抗拒。
看着今天的会议结束,对于他与李夔已经细细策划了半个月之久的计划顺利地推行了下去,而这些辖地内的属官们也都没有提出什么异议,这就意味着自己向着再回朝堂之路再次迈近了一步。
章扒皮,别以为你才是新党的唯一传承,论及对于新法大义的理解,一点点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