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练兵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军歌?是不是去西北的绿曲军唱的那首歌吗?我倒是听林监司唱过。”顾大生很兴奋。

  “不是那首,毕竟那首歌是绿曲军用的,我们新沧军就不要再用了。”秦刚笑着说道,“我这次要教大家的,便是我们新沧军自己的《练兵歌》,所有训练中的注意点,从军时的军纪要求,都在这首歌的歌词里。所以,大家只要学会了唱这首歌,也就相当记住了这些东西。而且平时训练时经常唱它,也就不担心这些内容都记不住了。走,到营帐里去,待我先把这歌词给写出来!”

  秦刚脑子里闪过的亮光,就是当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他当时手下的徐世昌便用了德军《德皇威廉练兵曲》的曲调,重新填了歌词而写的一首《练兵歌》,开头便是“朝廷欲将太平大局保,大帅统领遵旨练新操”,由于高度强调袁大帅的指示,而一度被人称之为《大帅练兵歌》。

  这首歌一唱出来,立即在中国名声大振,先是被两湖总督张之洞直接原样抄走,你们唱时想的是袁大帅,到了我这里就是张大帅;

  然后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是直接抄走,反正自己也是大帅嘛!

  再后来,冯玉祥抄的时候没好意思继续叫大帅,改名叫《练兵歌》,也改动了一些歌词。

  而真正让近代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十分熟悉这首歌的原因却是:在红军时期,这首曲子再次被重新填了词,歌名则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而一下子传唱到了全中国。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军队如此推崇它的曲调,则充分说明了这首曲子节奏明快、简单易唱,并极其适合在军队中用来填入大量规则要求,以帮助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士兵辅助记忆,提高训练要求的有效性,同时还能提振士气,并增强士兵们的荣誉感。

  当然,无论是袁大帅版、还是张大帅版以及其它各版,具体的歌词,秦刚都不太可能会记得。不过它的共性就是相当洗脑的旋律音调,配上九个字一句话、四句话一个完整的演唱段落。然后,就可以把练兵时需要士兵牢牢记住的观点、要求与标准都编入歌词中,最后,稍稍注意一下押韵即可。

  所以,在中军帐中前后思考斟酌了小半天,秦刚终于拿出了这首独特的《练兵歌》:

  华夏威名自古是正道,男儿从军立志做英豪。

  牢记大宋皇恩比天高,卫国守疆还把百姓保。

  秦刚所写的第一段,在这个时代,不可避免地要强调一下今天的军队,必须要放在首位的“报皇恩”,他可不会像袁世凯那样,让自己的手下不断强化自己在军队中的地位,平时就在不断地训问小站的新军:“你们是谁的兵?”“袁大帅的兵!”“你们吃的谁的饭?”“袁大帅的饭!”

  在此时,赵宋皇家的权威还是不可挑战的。

  不过在这样的歌词里,秦刚却非常郑重地把卫国守疆保百姓的概念与牢记皇恩的大口号融合在了一起,通过提纲挈领的一种方式,要让士兵们首先明白,是为何去打仗的!

  接下来:

  第一训练要听官长教,上得战场才能立功劳。

  第二行军莫要把民扰,月月饷银皆是民脂膏。

  第三铺内卫生要做好,不喝生水不被病侵扰。

  第四军中兄弟莫争吵,团结一致阵前似虎豹。

  第五识文断字最重要,看懂文书方能穿官袍。

  第六阵法演练互依靠,鼓进锣退违者不轻饶。

  在这第二部分里,将在新沧军里,希望所有士兵都必须要牢牢记住、严格遵守的六点规则都编了进去,这六点分别是:听从长官、尊重百姓、搞好卫生、团结和气、重视识字、严守纪律等。原先的教习与记忆,曾一度令士兵们叫苦不迭。不过,现在编成了歌词,这一段能够记住唱起来,内容也就不在话下了。

  临敌对战百胜有奥妙,中军坚守分兵可包抄。

  斥候探察每战不可少,知己知彼将帅有奇招。

  辎重补给事事算计到,后勤保障同样有功劳。

词,秦刚都不太可能会记得。不过它的共性就是相当洗脑的旋律音调,配上九个字一句话、四句话一个完整的演唱段落。然后,就可以把练兵时需要士兵牢牢记住的观点、要求与标准都编入歌词中,最后,稍稍注意一下押韵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