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顾海英红尘深处 惊鱼胆颤近城门第2/4段
前一时期,在云龙湖畔,龚玉新几十年后,又见到了顾海英。双方虽然都是红光满面,倒都是两鬓霜染,头发灰白的样子。只是顾海英眼睛还是那样温柔,相视一笑,往事都在不言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女人缘,也是男人一生的葡萄酒,苦涩中带着甘甜和微醺。
前边,作者讲过误会,是人际交往的的大忌。要不然关系甚好的毋曼丽和皇普松,怎么就能回来见面,各自别脸,看也不看对方一眼。大有见了对方,不喝就醉的嫌恶。
不只是男女之间,就是邻里之间,要是沟通不畅,有了误会,也会闹出笑话。
人类群居要沟通,交流不畅是非生
这世界上,凡是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少不了相互交流。交流的方式有形体、动作、气味、表情、语言,虽然类型不同,都起到了沟通的作用,方便群体行为。人类是交流方式最多的高级动物,语言的交流沟通是主要的方式。而一旦语言沟通不畅,往往发生误会,生出意料之外的事。
十七、好心办坏事
话说彭州涟泉区和山东搭界的北山窝,有户居住了几辈子的李姓人家。庄稼人没什么忌讳六十岁的当家人,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都喊他李老头。
李老头从女儿家生气上路,闷着头。连着赶了几百里路。走到泸州就再也走不动了。又渴又饿,不!还有累、伤心加生气。
自从离开云南普洱女儿家,他的心就比阴霾的天还灰暗。他有四个闺女,三个嫁在老家黄泥套没出十里八里远的几个庄里。只有他最小的闺女,拿那三个闺女的话…他的心尖子,嫁给了个云南人。
深山出俊鸟,小闺女生的是百里没有,千里难挑一。要人有人要样有样,走路腰肢闪落的像条桑木扁担,皮肤嫩的能掐出水,见人不笑不说话。笑一声几串银
活活一个人精!周围谁不说,老李头好福气。虽然绝户头,有个好闺女,到老擎享福吧。
天有不测风云,那么好的闺女,那年南军打济南,回来的时候路过黄泥套,竟叫一个小连长给哄走了。害的老李头连羞带气,在床上躺了一年多。
这年头离了谁,只要有口气,日子还得往下过。
民国二十九年,黄泥套一连三年大旱,直搁的颗粒无收。马廋毛长,人穷遭殃。老婆子青黄不接时蹬腿咽了气,秋后日本人又来扫荡烧了房。附近的三个闺女死的死,穷的穷,一天三顿两顿揭不开锅。实在没法过,只好戴顶席荚子,背了几件破衣服,下云南找小闺女去。
千辛万苦,总算在普洱找到了小闺女。
还不错,女婿早已不当兵,用当年从军弄得几个钱,买了座茶园。那是个好大的茶园哎,漫山遍峪吔。老李头没文化,又闲不住,就跟着下人们上山干活。不缺吃不缺喝,闺女、女婿也知冷知热,不知不觉就过了五六年。
日本人投降了,不少北方人都回了家。老李头也动了思乡之情,故土难离,叶落归根呦。三番五次的商议,女儿两口子总算答应让他回了家。
出门时,女儿鼻子一把泪一把的,惹的老李头也眼泪婆娑的。女儿说路上不太平,不能多带钱,给他包了两块茶饼,几件衣裳,又给了几块银洋。算算,几块银洋仅够回家的路费和吃用。
出了闺女的门,老李头那个气呀!死丫头,别说我是您爹,就算是个长工,五六年也得给二十多块银洋吧!又擞又扣!
一路上,老李头都在生气、咀咒。
伤心、生气加又饿又渴,老李头昏昏沉沉的走进了路边的茶馆。要来壶水,一生气,把小闺女给的茶饼敲下来一块,泡在壶里,准备下了色就喝。
老李头因为心里不愉快,根本没注意,这是家不小的茶馆,眼下就人声鼎沸的。喝茶的人中,还坐了几位丘八。坐在正中,颐指气使是位圆盘大脸,脖子和头一般粗的军官。
那军官眼很尖,从老李头进茶馆就眯缝着眼瞅。等老李头敲茶砖,他的小眼倏然射出亮光,待茶味飘虽然绝户头,有个好闺女,到老擎享福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