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杀人不用刀第2/2段
内阁首辅申时行立刻表态,“内阁会严令各省府州县的官员,若发现有趁机欺压良善者,严惩不贷。”
朱翊钧觉得不放心,又加了一道保险,“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东厂,锦衣卫,也要派人下去巡查。”
“臣明白。”
朱翊钧继续开口诉说,“生活不易的百姓,卫所的士兵,再加上一个,秦、晋、蜀、楚,四藩下面的底层宗室,也迁移过去。”
“亲王都走了,他们这些人失去庇佑,很难生存。将他们也编入卫所中,一切比照正常的军户。放开限制,允许他们自谋生路。”
“宗室玉牒上保留他们的宗室身份,他们的子孙也一律承认宗室身份,但不再发放宗俸。”
至于郡王,朱翊钧要是没有动。郡王的数量远多于亲王,不过世界那么大,总归是有他们的用武之地的。
对于宗室的安排,在场的官员并没有太多波动。
宗俸,地方官府不知道拖欠多少年了,就算是发,还要折成大量的宝钞,发不发的没什么区别。
与其看着他们频繁的上疏诉苦,倒不如一竿子扔到缅甸去,最起码他们还能多条活路。
明朝的宗室问题,被刻意夸大太多了。
明代藩王的宗俸,是由地方官府发放的。
藩王的庄田税收,也是由地方官府负责征收,而后再转交给藩王的。至于给藩王的钱足不足额,全看人品。
宗俸不是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宗室是死是活,人家压根就不在乎。
比如说该发宗俸了,地方官府就是不发。别问,问就是没钱。
就算是有钱,对不起,前方打仗了,山里闹土匪了,我要用宗俸去充军饷。理由,多的是。
各地官府对于宗室的宗禄是能拖就拖,能欠就欠,能不给就不给。底层宗室根本就活不下去。
明代宗俸,账面上的数字很多,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
宗俸由朝廷发放,朝廷没钱发放就要从民间加税。大明朝的文官向来是关爱百姓的,那么为了减轻百姓赋税,他们势必要削减、甚至是拖欠宗俸,这叫为民请命,以搏清名。
一个没权没兵的藩王,谁拿你当回事。
这也不是说明朝的藩王没有问题,而是说明朝的藩王问题,对于财政的确有很大影响,但绝对达不到所谓吃垮大明朝的夸张地步。
因为皇帝和大臣不是傻子。
如果明朝真的能掏出那么多钱来供养藩王宗室的话,那大明朝也就不会亡了。
同样被以讹传讹的,还有蓟州兵变,戚家军被屠杀。
明日校场领饷,不必着甲。
这个也是被刻意的夸大了。
蓟州兵变本质上是小部分心怀叵测之人,裹挟无辜之人,进而连累更多无辜之人的一场叛乱。
被镇压的也不是戚家军。
在平定过程中死亡人数大概在一百五十人左右,其他的都被遣散了。但死亡人数传到朝鲜就变成了三千人。
网上辟谣的资料有很多,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搜一搜。
对于藩王问题,朱翊钧打算是要解决,但现在还不时候,当务之急是先要把缅中都司的事解决。顺势将秦、晋、蜀、楚四藩的底层宗室安置,这也是为了以后宗室改革做铺垫。
想到安置四藩底层宗室的问题,朱翊钧忽然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此战,我军不是还有大量的俘虏。”
“缅甸人一辈子待在西南湿热之地,哪里知道四海各地的风景迥异。”
“这些缅甸的俘虏,多数是些受裹挟的普通人,也是身不由己。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必严苛惩治,将他们发配建州,充军。”
“顺便,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银装素裹。”
“另外,女真人一辈子待在辽东,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再抽调一部分女真人,编入缅甸的卫所中。”
“让这些女真人也过一过暖冬。”
在场的大臣闻言,就是一怔,这两个地方的气候,天壤之别,将这两个地方生活的人对调,真是杀人不用刀啊。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