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建奴的动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臣袁世振,虔诚叩首,恭祈圣躬康泰。随太监引领步入大殿,行三跪九叩之礼,尽显臣子恭谨。

  朱由校目睹此憔悴身影,疾步趋前,亲扶爱卿,温言慰曰:“朕心系社稷,急召卿归,寒天冻地,苦煞爱卿矣。”

  “臣万死不辞。”袁世振受宠若惊,再拜稽首。

  “为君解忧,乃臣子天职。”其言掷地有声,满座皆惊。

  皇恩浩荡,亲扶臣子,此等殊荣,大明罕有。

  朱由校挥手示意,刘时敏速搬椅奉坐,皇帝方得细观此臣。

  观其体态丰腴,目光炯炯,心中暗忖:“此人必富甲一方。”

  “袁卿改盐引为纲盐,两淮盐税岁入百万,朕心甚慰。”

  言罢,递上李汝华编纂之税收总览,忧虑之色溢于言表:“国库空虚,税源枯竭,朕忧心如焚。”

  “朕设度支司,毕自严总其事,然李尚书年迈智衰,唯增田税一途,难解燃眉之急。卿乃盐政奇才,朕欲委以重任。”

  朱由校又递私拟条陈,期许道:“以卿纲盐之法为蓝本,革新大明盐政,可否?”

  袁世振手捧条陈,沉吟片刻,深知此乃烫手山芋,然君命难违,只得应允:“臣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大明盐政,历经两朝更迭,积弊已久。”

  袁世振据实以告,详述纲盐之法,实为借新还旧,以盐权抵旧债,力求平稳过渡。

  朱由校闻之,颔首赞许:“卿言极是,盐政关乎国计民生,不可轻动。”

  二人共议良久,终得共识。

  “朕以卿为户部左侍郎,兼钦差大臣,专司盐政改革,卿意如何?”

  朱由校言辞恳切,袁世振叩首谢恩:“臣领旨谢恩,定不负圣望。”

  圣旨既下,刘时敏即刻草拟。袁世振怀揣圣命,踏上归途,心中五味杂陈。

  入内阁,韩爌挥毫泼墨,圣旨即成,满座同僚皆贺:“袁侍郎,此去定能大展鸿图,恭喜贺喜!”

  而朱由校,立于旧衙门前,望着袁世振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行事果决,方能兴国安邦。”

  在墨香渐散的间隙,韩爌以袖掩手,向袁世振作揖贺道:“恭喜袁侍郎平步青云,仕途亨通。”

  “岂敢岂敢,皆是李公慧眼识珠,圣上恩泽广被,卑职方得此荣幸,岂敢当韩辅谬赞。”袁世振慌忙回礼,言辞谦逊。

  韩爌轻抚须髯,笑道:“袁侍郎于两淮之地,勇于革故鼎新,推行纲盐之法,岁入百万,功在社稷,何须过谦?”

  袁世振闻言,心中暗道:这恭维之词,实乃暗藏锋芒。

  他手持圣旨,再次拱手道:“此乃先皇遗风,李公筹划,下官唯遵命行事,岂敢贪天之功?”

  说罢,袁世振以圣旨为由,辞别韩爌,前往司礼监,留下韩爌一脸意味深长的笑容。

  待袁世振背影远去,韩爌面色阴晴难测。

  纲盐之法,于国库虽为甘霖,却似双刃剑,于盐商间更是风雨欲来。

  此法将私盐置于阳光下,实则以朝廷之名,行抽税之实,令大盐商们窃喜不已,垄断之权,唾手可得。

  然韩爌心中暗自揣摩,帝王之心,深不可测,此中图谋,恐非眼前所见。

  转眼间,袁世振携圣旨至户部,与李汝华重逢,两人相视一笑,皆是感慨万千。

  李汝华拍肩而语:“四十五年前,我推荐你为两淮按察使,今朝圣上委以重任,整顿盐政,袁兄终可大展鸿图。”

  ……

  时至十一月初七,辽东嫒阳堡内,毛文龙闻夜不收急报,神色骤变。

  其子毛承禄禀告:“建奴探子频现,疑从鸦鹘关潜入。”

  毛文龙惊疑:“建奴何故舍近求远,窥我嫒阳?”

  承禄揣测:“或恐建奴意在来年侵扰此地。”

  毛文龙摇头苦笑:“嫒阳荒凉,何物可图?”

  他展开舆图,满目皆山,人烟稀少,心中更是疑惑重重。

  “定辽右卫,已近空城,唯我部尚算兵强马壮,守此三堡责任重大。

  若建奴真敢来犯,必是一场恶战。”毛文龙沉吟,眉头紧锁,深知肩上袁世振携圣旨至户部,与李汝华重逢,两人相视一笑,皆是感慨万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