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辩论。第3/4段
“何事惊慌?”
周应秋轻叹,笔下风云暂歇。
师爷性情急躁,唯此事关重大,他不得不急。
“数十科道精英,翰林院才俊,齐聚西苑门,直言犯上,龙颜大怒矣!”
长随气喘吁吁闯入,未及喘息,急报连连。
“所为何故?”
周应秋眉宇间掠过一抹凝重,非惧皇威,实乃欲探真相。
“皆因陛下‘劳动创富’之论,触动众怒,言陛下以智压民,夺其生计。”
长随一语中的,言简意赅。
“哼,蚍蜉撼树!”
周应秋冷笑,拂袖而起,“备车,吾往西苑一探究竟。”
京城内外,此等景象如出一辙,皆因人心思动,纷至沓来。
至西苑,人声鼎沸,礼科左给事中李若圭正慷慨陈词:“陛下圣明,然货币乃劳动之果,非民力之枷锁。”
他言辞凿凿,如春风化雨。
皇帝高坐,锦衣环绕,神色淡然。
“货币即民力之说,古有暴秦、杨隋、蒙元之鉴,今陛下若以铸币耗民力,大兴土木,恐步后尘。”
李若圭言辞激烈,竟至跪拜,身后众人亦随之下跪,呼声震天。
“陛下,此策若行,天下将乱,民心动荡,国将不国!”
言辞之中,尽显悲壮。
“亡国之策,莫过于斯!”
湖广道御史周宗建挺身而出,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此时当与民休息,非穷兵黩武之时,望陛下三思!”
“周卿家,朕识得你。”
朱由校嘴角微扬,眼神深邃,“尔等所言,朕已了然于胸。”
周御史直言不讳,斥陛下之策为“亡国之道”,岂非暗指陛下乃“覆舟之君”?
“臣等斗胆,恳陛下三思,撤销此令!”
话音未落,满殿官员如惊弓之鸟,纷纷跪倒,唯周应秋、毕自严、徐光启等尚书侍郎,犹如鹤立鸡群,分外显眼。
“唉。”
朱由校轻叹,唇边一抹不易察觉的失落。
他心中所盼,不过是一场慷慨激昂的死谏盛宴,即便是戏码,也足以彰显大明士人的风骨与气节。
岂料,一语微露锋芒,众人便如潮水般跪拜,呼声震天。
“古语云,‘武夫勇于战,儒生甘于谏’。”
朱由校霍然起身,永乐剑光寒,缓缓踱步于前,“萨尔浒烽烟中,杜松、刘铤、赵梦麟等将星陨落,彰显我大明忠魂烈骨。
今日,朕欲观诸卿文臣,是否仍怀忧国忧民之心!”
言毕,他声色俱厉,“尔等言辞空洞,动辄‘亡国’‘覆灭’,却不见丝毫实质。
朕曾明令,检验须言之凿凿,时间、地点、缘由、经过、结果,缺一不可。
今尔等当明告朕,何以言亡,何处将乱?抑或,尔等心中所谋,难见天日?”
永乐剑锋一转,直指跪臣,“尔等此行,莫非欲行逼宫之实?”
言落,锦衣卫御刀齐响,地面震颤,随之一片肃杀之声,西苑门前顿归宁静,唯余锦衣卫之笑,响彻云霄,仿佛在嘲弄群臣的无措。
周宗建借经济之由,攻讦银币之策,反被朱由校以“逼宫”之名,巧妙回击。
永乐剑光闪烁,李若圭喉头滚动,咽下惊惧之涎。
皇帝身前剑影森森,背后丁修等锦衣卫如狼似虎,监视着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若有异动,丁修自信瞬息之间,可护君安,斩敌首。
与锦衣卫同袍共进的皇帝,亲授武技,此等亲民爱将之君,让丁修心生敬畏,唯余“忠诚”二字。
\"咳咳...\"
朱由校因适才言语高昂,不经意间,两声轻咳破空而出,打断了周遭的凝重。
随后,毕自严紧随周应秋之后,目睹那八字胡锦衣卫于皇帝背后,悄然抽出大榆林军刀,锋芒毕露,仿佛只待圣意一决,西苑便将化为人间炼狱,血海滔天。
毕自严深信,这些锦衣卫,与帝王同食同饷,乃是陛下心腹中的心腹,誓死效忠,绝无二心。
为防大明再历左顺门之变之祸,毕自严急步上前,以圆场之语化解危机:“误会一场,陛下与臣等不过切磋学问,岂有逼宫之理?”
言罢,他侧目望向周应秋,欲求援手,岂料周应秋却如泥鳅般溜边,袖手旁观,令毕自严心中暗骂不已。
无奈之下,毕自严转而寄望于徐光启,另一位帝王心腹。
&e思,撤销此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