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董某的罪恶真相第2/4段
他们不禁揣测,这辆车在下午前往行唐县的举动,是否正是为了将剩余的尸体藏匿或者抛弃在那里,以达到毁灭证据、逃避追查的目的。
调查人员丝毫不敢耽搁,立即通过监控录像成功拍摄到了那辆可疑车辆的车牌号。
凭借这个关键的线索,他们顺藤摸瓜,迅速找到了车主的相关信息。
车主名叫谭某,今年 45 岁,身高约 1.75 米,是土生土长的唐县当地人。
这些详细的信息与目击者王老二所提供的描述竟然高度吻合,惊人的一致性使得谭某瞬间成为了这起案件的重点嫌疑人。
调查人员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谭某身上,准备对他展开更深入的调查和审讯。
经过一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进一步调查,调查人员有了令人震惊的发现。
原来,谭某曾经是一家煤矿厂的老板,在当地也曾有过一定的风光时刻。
然而,时运不济,近来他竟然欠下了一笔数额惊人的巨额债务,经济状况陷入了极度的困境。
这样的背景情况让调查人员心中的怀疑愈发浓重,他们不禁更加怀疑谭某是否因为无法承受这沉重如山的债务压力,在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走上犯罪这条不归之路。
此外,谭某所经营的煤矿厂位于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周围环境荒凉寂静,鲜有人至。
这样的特殊环境对于实施杀人分尸这种极其恶劣的犯罪行为来说,确实不失为一个不易被察觉、极为理想的场所。
这一发现无疑进一步加深了谭某的作案嫌疑,也让调查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
调查人员在获得相关许可后,迅速而谨慎地在谭某的家中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搜查。
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每一个房间都被仔细地检查。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谭某家的厨房中,调查人员有了重要的发现。
他们在厨房的角落里找到了一把看似普通却透着诡异气息的菜刀,刀刃上似乎还残留着一些难以辨认的细微痕迹。
在一旁的案板上,也有着一些可疑的斑斑点点,仿佛在默默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些令人心悸的发现使得谭某的嫌疑愈发显着,如同黑暗中的阴影愈发浓重,让调查人员更加坚信谭某与这起可怕的案件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然而,当调查人员神情严肃地面对谭某时,他却突然情绪崩溃,痛哭流涕地高声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
他一边抽噎着,一边急切地解释说,犯罪前一天他之所以来到现场,是因为想要去看看新上市的车型。
而第二天也就是 3 月 15 日,即犯罪当天,他回到现场是因为自己买了一些鱼,怀着一颗慈悲之心去放生,想要为自己积攒一些福报。
至于下午前往另一个海滩,那是因为要去见一个许久未见的重要朋友。
对于在其厨房中发现的菜刀和案板,他更是态度坚决地坚称,那是工厂雇佣的工人在使用过后无意留下的,与这起案件毫无关联。
他言辞恳切,试图让调查人员相信他的清白。
为了严谨地验证谭某所给出的说法,调查人员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立即行动起来,不辞辛劳地调取了谭某所提及行程沿途的所有监控录像。
他们瞪大双眼,一帧一帧地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疑点的画面。
同时,调查人员还不辞辛苦地访问了与谭某相关的各类人员,包括他所声称要见的朋友、放生活动中的目击者,以及新车销售处的工作人员等等。
经过一番全面而深入的核实,结果让人大感意外。
事实证明,谭某所言非虚,在案件发生的关键时间节点,他确实没有犯罪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这一发现使得谭某身上的嫌疑被完完全全地排除,之前看似明朗的线索瞬间断裂。
因此,这起案件的调查再次陷入了令人倍感焦虑和迷茫的僵局之中。
调查人员原本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被浇灭,他们不得不重新梳理思路,再次在茫茫的线索海洋中艰难地寻找新的突破方向。
面对这样令人倍感棘手和无奈的困境,调查人员眉头紧锁,满心焦虑。
不得不再次静下心来,重新仔仔细细地梳理现有的所有线索。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期望能够从中挖掘出被遗漏的关键之处,从而寻找新的突破口。
经过漫长而又艰辛的三个月的艰苦调查,时间在紧张与期待中缓缓流逝,然而这起案件却依然如同迷雾中的谜团,悬而未决,真相依旧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
但坚韧不拔的调查人员并未有丝毫的气馁和放弃之意,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心中怀着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和对受害者的深深责任,誓要将案件查个水落石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他们在炎炎烈日下艰难地开展着工作,面临着高达 40 度的酷热高温。
长时间的奔波与劳累,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心疲惫不堪。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无法浇灭他们内心的执着。
但心中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如同明亮的灯塔,始终支撑着他们在这艰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不退缩、不放弃。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近乎绝望的时候,突然,犹如黑暗中划过一道耀眼的闪电,一条关于失踪女人,姚某的关键线索意外地浮现出来。
为这看似毫无希望的案件带来了新的转机,瞬间点燃了调查人员心中即将熄灭的希望之火。
姚某,本是一个为人诚实、性格温顺的外地媳妇,在这个小村庄里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
然而,她却长时间毫无音讯地失踪了,这一异常情况渐渐地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大家纷纷议论,担忧着她的安危。
然而,当调查人员从当地警方那里获取相关信息时,却得知了一个与村民们的猜测截然不同的版本。
原来,这女的曾经神色慌张地跑到派出所去了,声泪俱下地说她老公对她动了杀心,她被吓得不敢回家,在派出所战战兢兢地待了整整一夜。
当调查人员一听到这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心中的疑虑瞬间变得更加强烈,愈发觉得整个事件可疑了起来。
姚某曾经声嘶力竭地声称丈夫老李对她怀有杀意,要置她于死地,并且因为极度的恐惧而在派出所胆战心惊地留宿了整整一夜。
这一不同寻常的信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起了调查人员高度的警觉,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其中或许隐藏着与案件紧密相关的重要线索。
当面对调查人员严肃且细致的询问时,老李的表现显得极为反常,他言辞闪烁,含糊其辞,回答问题时总是避重就轻。
对于妻子姚某的下落,他的态度似乎显得格外冷漠,丝毫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心和担忧。
更令人心生疑窦的是,经过仔细比对和观察,老李的身体特征,包括身高、体型、年龄等方面,竟然与王老二描述的嫌疑人惊人地相似。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发现让调查人员的怀疑进一步加深。
老李在案发当天向他人借了一辆黑色汽车,而这一情况与调查人员之前费尽周折所掌握的线索完美地吻合。
因为他们之前一直怀疑尸体抛掷者当时所驾驶的正是一辆黑色汽车。
在调查人员坚持不懈的继续追问下,老李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
他再也无法承受内心的压力,终于忍不住哭着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近些日子以来,姚某不知为何鬼迷心窍,竟然迷上了那个名为“1040”的传销组织,并且深陷其中,如同着了魔一般无法自拔。
她为了参与传销活动,经常不顾一切地外出不归,对家庭不管不顾。
事发前几天,夫妻二人因为这件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姚某在愤怒之下,一气之下便跑到了北京的女儿家。
而老李因为心中憋着一股怒气,一直没有消气,所以并未出去寻找姚某的下落,也没有向公安机关报案。
为了严谨且准确地验证老李所给出的说法,调查人员不敢有丝毫的迟疑,立即采取行动,通过各种渠道与姚某远在北京的女儿取得了联系。
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焦急地等待着对方的回复。
经过一番紧张的等待和反复的确认,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姚某确实在北京她女儿的家中,并且安然无恙。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了调查人员的意料,让他们原本满怀期待的心情瞬间从云端跌入了谷底,满心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只感到深深的失望和无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