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皖城的压力第2/2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接济点的百姓开始有些衣衫褴褛的人,这表明灾荒进一步严重。这些人没有其他选择,在合肥领了三天粮食之后,就跟着灾民大部队,往庐江而去。
阎象在合肥囤积了一万粮食,不到一个月,竟有些见底,他连忙派人回皖城报信,催促运粮。
话说在皖城,刘敬正焦急地等待着灾民的到来,他比阎象还要急。第一批灾民终于于阎象出发后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才到达皖城。
他亲自跑到城门口迎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去迎接朝廷派来的钦差。首批两百多个灾民,看到太守亲自迎接,又是一阵嘘寒问暖,心里感动得是热泪盈。随后,鲁肃等官员早有准备,将百姓带到住处去,安顿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越来越多,最初一天两三百人来,渐渐地一天来五六百人,十天之后竟达到一天上千人,而且数量仍在上千。皖城各级官员压力大了起来。幸好刘敬早有准备,皖城仍能运作自如。
一个月后,来皖城的灾民已经突破了两万多人。张机和吉平带着医学院的学子,为生病的灾民治病。
崔质也行动了起来,他早就提前勘查附近的荒地,又从南昌运来了一大堆农具,以供备用。百姓一到,他就组织起来,让百姓干活。这活包括开荒、建造房子供后面的人居住、挖井等。
至于地怎么分配,还没确定下来,但荒地得先开垦出来,到十二月份之后再种植粮食。皖城北面的荒地倒是多得很。
随着人数的增多,鲁肃担忧了起来。原本他以为,皖城只要储存足够的粮食就行了,百姓来了直接发粮,但等人来了之后,大大小小的事情太多了,他和刘晔忙得焦头烂额。
鲁肃是个智者,他明白,不管有多忙,有些事情都需要注意。于是,他来找刘敬。
“太守,如今城中来皖城的百姓已超过三万,以我估计,后续会越来越多,甚至会有二三十万之数,如此一来,皖城的压力太大了。”
刘敬点了点头:“你倒说说,有哪些压力?”
“一则粮食可能还不够,皖城此前就囤积了三十多万石粮食,数十万军民消耗,可能撑不到明年秋收,恐怕还得筹集粮食。”
这点刘敬早就想到了,皖城三十多万粮食是不包括庐江当地百姓的收成,仅只是他自己囤积的。另外,豫章郡今年丰收,也可以补了粮食的不足。
“太守若是想把豫章的粮食送过到皖城来,也是勉强足够,但如此一来,太守就用光了储备,若豫章或庐江再起事故,例如战事等,或明年又有灾荒,届时豫章和庐江就真的会无粮。”
“以我之意,豫章之粮可运来部分,但仍要保留一定的储备,以应对变故。那么,太守仍需筹集一批粮食,至少不下于十万石。”
刘敬点了点头,鲁肃说得对,不管多困难,储备是不能轻易去动用的。
“另外,阎先生派人来要粮,但合肥不宜囤放太多的粮食,否则必生祸患呀……”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