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综上便可看出。

  孝公和商君接手的……是已经被打好了地基,并且国力开始转好向上的大秦。

  尽管外部威胁巨大!

  最起码献公让大秦有了扛过变法阵痛期的前提和可能!

  这非常重要!

  就像吕不韦为嬴政铺平了东出的道路一样。

  秦献公尽到了他那一代人的责任!

  “最后,老夫便要着重讲一下迁都事宜了!”

  许尚饶有兴致的道:“从文小友,献公为何要迁都?”

  蒙毅拱手:“回禀夫子,是因为旧氏族势力太大,比如有些奴隶主贵族,他们强烈反对废除人殉制度,以及县制等一系列改革。因此,献公迁都是为了围绕新都,建立新的政治势力,进而对抗旧氏族派系。”

  “嗯,答的很好。”

  许尚强调完献公迁都……

  嬴政和国尉屠雎立马陷入了沉思。

  在场的各位都是聪明人。

  迁都代表着旧氏族势力失去政治根基!

  同理!

  想要整治六国余贵和中原遗老遗少……便可效仿此法!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徐福忽然想通了,他率先激动的连声道:“夫子的意思是…… 直接把六国余贵和中原遗老遗少全部迁入关中,放到眼皮子底下,如此两难自解!”

  “六国余贵和中原遗老遗少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就是妥妥的无根浮萍,再难阻碍大秦的一统国策半分!”

  “同时他们原本的土地、资产,大秦也都能全部收缴……”

  ……

  正所谓大道至简。

  徐福仿佛一下子就开窍了。

  对啊!

  既然杀不得也放任不得,那就直接迁走,立马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但嬴政和国尉屠雎在双眸一亮以后,却都陷入了沉思。

  因为这个事儿其实就是摆在明面上的阳谋。

  他们看得出迁走的各项好处。

  六国余贵和中原遗老遗少肯定也能看出迁走的各项坏处……

  形同流放!

  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妥当的措施。

  中原百万余贵,怎么可能说迁就能迁。

  你一句话就让我抛家舍业,放弃一切,这跟杀了我有什么区别呢?

  可想而知。

  若没有一个迁行的具体政策,此事绝没有那么好办!

  随即。

  许尚顺势提出询问道:“阴阳家小友,你说的很对,通过献公迁都我们可以得出……只需把中原百万余贵迁入关中,便可解决所有问题。你来说说,应当怎么迁?以什么名义迁?迁了又怎么安置?这百万人口又该何去何从呢?”

  徐福:“啊这……”

  徐福瞬间傻眼。

  让他一拍大腿抖机灵,没毛病。

  可现在许尚却提出了政策落实细则层面的诸多难题。

  徐福立马感觉整个人都麻了。

  这可咋整?

  “咳咳!”

  许尚见徐福偃旗息鼓,他转而又道:“从文小友,你来说说献公是如何做到的。关中旧氏族派系为什么会选择妥协,他们难道不清楚离开了自己的地盘,便会失去权力根基嘛?既然他们知晓,献公又使用了怎样的阳谋,倒逼他们只能俯首顺从!”

  迁都,看似是君王嘴巴一张就能办的事。

  实则牵扯非常多!

  你想让人家远离祖坟、宗祠、家宅、土地……

  凭什么?

  你得拿出一个别人拒绝不了的政策方案!

  “这个……”

  蒙毅眉头紧锁。

  迁都下面隐藏的利益交织,并不会记载在案。

  不过蒙毅在秦孝公的招贤令中,想到了关键的只言片语。

  “回禀夫子,孝公于招贤令中曾言:三晋攻夺我河西之地,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

  蒙毅认真的道:“根据上述便可看出,献公迁都之时,应该是以东伐三晋,重夺河西故地,并修穆公之政令的名义……进而提出了迁都事宜!再以此掀起关中汹汹民意,倒逼旧氏族派系必须妥协!”

  话音未落都陷入了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