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青史上最有名的公羊派大儒,当属董仲舒。

  那么问题来了。

  汉武帝为何要力捧董仲舒呢?

  就算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八派,也有更加【正宗】的选择。

  这里面自然有着深层次原因。

  无非就是汉武帝想要由治转战。

  另外。

  匈奴单于曾给吕后写过一封信。

  信的内容大概是:我据北南望,无缘领略中原风光,吕后你又丧夫空虚,何不嫁于我,正好我们两国也能互通有无,长久和平。

  毫无疑问。

  匈奴单于公然给大汉太后送这样一封信,等同于直接羞辱了整个汉庭。

  可想而知。

  大汉诸公会是个怎样的反应。

  然而。

  吕后却硬生生的忍了下来,并回信给匈奴单于,说是自己年老色衰,不能远涉服侍之。

  于是吕后就派遣了三十多名佳丽,外加大量金银,送给了匈奴单于,也算是稳住了北患。

  没办法。

  大汉开国之初,全国都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几匹御马,百废待兴。

  一时热血冲动谁都会!

  但像吕后这样忍一时之怒,着实不易。

  相比之下。

  那个整天想过大寿的满清慈禧,张口便与世界十一国宣战!

  丫的当时是爽了。

  待败北割地的时候……实在不堪至极。

  总而言之。

  吕后当政期间,对百姓来说,绝对是安安稳稳,多有福祉。

  纵观秦汉两代。

  芈宣太后和吕后,都称得上是优秀卓绝的女政治家。

  等到汉武帝掌权。

  大汉国力鼎盛。

  少年帝王,又岂能受辱?

  昔日吕后的忍耐,全部化作了汉武帝的滔天怒火。

  正好董仲舒的公羊派,自带大复仇理论。

  汉武帝为自家祖母太后曾经所受的屈辱,向整个匈奴复仇!

  有什么问题?

  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理当如此!

  这就代表了儒家公羊派成为大汉的文化标志,实乃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大秦是不能眼闭着跟风的。

  诚然。

  秦廷的关中军武派系,估计会更加容易接受儒家公羊。

  儒法也能更进一步的融合。

  但还是那句话。

  大秦首要之事,便是由战转治。

  对于六国余孽,秦廷也仍需严防死守。

  二十年之后。

  一代人过去。

  等到二世继位稳定,再启用公羊派不迟。

  “夫子明断。”

  嬴政只觉有些可惜。

  公羊派适合秦廷,却不适合九州之国情。

  颇有点生不逢时的味道。

  需等二十年光阴,方可崭露头角。

  又一代人。

  嬴政不由畅想……二十年后,大秦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夫子估计已经驾鹤。

  他肯定也都与世长辞了。

  霎时间。

  嬴政下意识觉得自己的内心,出现了一片虚无之感。

  那是对于恐惧死亡的人之本能。

  这时。

  陈平十分难得的开口道:“我记得公羊派还有个君臣以义合……”

  君臣以义合。

  意为君臣关系并非天公地道。

  而是如孔子所言: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曾子:君托六尺之孤,臣寄百里之命。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先秦儒家没有哪一派是讲究愚忠的。

  其实全都是君臣以义合。

  只是在说法层面。

  略微有点差别。

  “君臣节义,乃我辈之荣也。”

  许尚轻叹:“奈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迟早会发展为……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有很多东西。

  绝非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开明。

  君臣节义,乃封邦建国的一时涌现。

  孝义愚忠,则是帝制时代的大势所趋。

  很无奈。

  却也是现实。

  “……”

  嬴政闻言眯了眯眼,对他来说,显然这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很有诱惑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