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钱粮在手,天下我有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让所有人都去钱庄存款。

  许尚刚刚说了需要引导民众。

  那要如何引导呢?

  “简单,以利诱之即可。”

  许尚笑笑:“比如把千枚秦半两存进钱庄,首年可得总利息二十钱……以钱生钱,谁都不会拒绝白得的便宜。”

  “然后次年递降一些利息,以减少国库开支。”

  “直到各地钱庄的民众存款开始显着下降,再重新调高一点。”

  “直至维持在一个平衡居间,便可以了。”

  ……

  一千钱,能得二十利。

  换算一下。

  便是百分之二。

  其实在古代已经相当惠民了。

  许尚预估把利息维持在百分之一,应该就能保证黔首民众都把余财存入钱庄里面。

  因为首年只要养成了习惯。

  后续民众就会自发的存钱。

  万一放家里面被偷了呢?

  钱庄总体安全有保障,还能吃点利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以钱生钱……利息,倒是个新词。”

  荀子频频点头,他发现许尚想出来的很多政策,并非灵光乍现的一拍大腿。

  而是相对完善。

  并且还有对应的新词概念。

  令荀子都为之视野开阔。

  他不得不承认。

  许尚着实是亘古大才,单论一个钱庄制度,便足以证明许尚的内政造诣,绝不在管仲之下。

  左席。

  尉缭子沉思了一下,道:“以利引导民众,确实可行……商人为了行商便宜,他们也会自发把铜钱存入钱庄。可那些士卿贵族,包括关中勋贵阶层,又如何让他们也把钱财存入钱庄呢?”

  首年百分之二的利息,次年递减,黔首百姓理应趋之若鹜。

  然而。

  那些权贵阶层,他们似乎就不见得会把钱财存入钱庄了。

  顿时。

  关中勋贵派系的代表,右相王绾双目微凝……

  显然。

  这次会谈开始涉及到了王绾的切身利益,他的态度瞬间有些不一样了。

  尉缭子则是不管那些。

  其本孑然一身。

  又多罪加身。

  尉缭子现在什么话都敢说。

  下一刻。

  只见屠雎抬手道:“我们关中军武阶层,无非就是坐拥更多的土地,大不了按地交税,为朝廷做贡献就是……”

  屠雎平时确实非常莽。

  但他是真愿意掏钱的。

  传统的兵家传承人物。

  对于钱财往往不太痴迷,甚至没什么概念,他们更在乎荣耀、名誉和内心中践行之道。

  “反对。”

  左相李斯摇头道:“眼下大秦百废待兴,夫子曾说要鼓励民众自发开垦荒地。如果压低人头税,转而大幅度提高田亩税,就会挫伤百姓开垦的积极性,同时拖慢全民恢复生产的时间。”

  李斯负责的主要是中原各地的郡县税收,治理等等。

  他肯定想要赶紧恢复生产,多开垦良田,搞发展。

  这个时候。

  你说要全面抬高田亩税收,这不现实,与当下国情不符。

  推行不了。

  因此。

  现在大秦必须是人头税为主,田亩税为辅。

  甚至为了鼓励民众大力开荒,朝廷还可以把田亩税的十二税一,变成三十税一。

  毕竟两季稻种问世以后。

  部分地区的粮产或许能够做到翻番。
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