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王朝掘墓人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是无法避免的。

  也是不可能根绝的。

  随即。

  扶苏抬手道:“依晚辈之见,迟早还是得推行土地收税制度,不然富者恒富,穷者恒穷,注定无以为继,不得长久。”

  之前屠雎曾提及通过土地收税诸事。

  李斯以开国之初,百废待兴进行驳回。

  眼下扶苏则是又把通过土地收税提了出来。

  “正所谓田多的多收,田少的少收。”

  扶苏补充道:“只要把拥田过多,变成交税越重。应当多少能够抑制住勋贵士族的土地兼并,也能让老百姓保住自己的立锥之地。”

  扶苏延续屠雎的谋略,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就跟后世满清的摊丁入亩差不多。

  尤其大秦按照军功爵位分地。

  封爵越高,土地越多。

  只需把人头税并入田亩税收之中,好似就能抑制土地兼并一事。

  许尚接过话茬:“小儒生,你和纵横家小友所言实乃一般无二。可若想举国上下全都依据土地多寡收税,就得解决如下几项难题。”

  “第一:在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我们暂且只能以人头税为主。唯有发展到帝国中期,才能尝试着把人头税并入土地税之中。”

  “第二:我大秦的传统就是军功爵位制度,封爵越高,赏赐越厚。结果莫名要按照土地多寡收税……拥地越多,纳税越多,这必会引起极大的阻力。”

  “如此,始皇由于国情,无法在开国之初实行土地主税政策,后继之君在帝国中期,那就更不用想了,即便提出来了也执行不下去。”

  “详情可见难点三:如果想要知晓全国的土地分布详情,朝廷就得派人下去查,试问……在大秦谁能查的动关中勋贵世家?”

  “谁去查,谁就得死!”

  “甚至于,皇帝也未必不能一碗药送走。”

  “所以既然在开国之初,始皇实行不了依据土地主税政策,后面将再无可能重启旧案。”

  ……

  许尚曾详细了解过明朝的皇帝死因。

  他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明朝皇帝只要立了太子,基本上就离死不远了。

  有几个例外……都是不上朝的……

  另外。

  大明有个着名的木工皇帝朱由校。

  可当许尚深究朱由校为何要研习木工的时候,他发现一切都是因为紫禁城三大殿被烧,才引出了诸多事情。

  最初明朝工部修缮三大殿,报价超过了一千万两。

  后面好像又往下压了压,变成了七八百万两。

  结果我们朱由校同志研究完木工以后。

  只用了三百万两白银,便修缮好了三大殿。

  这是什么概念?

  连续翻出好几倍的报价啊!

  国库的钱也太特么好赚了吧!

  原价三百万就可以搞定的事儿。

  最初硬生生能够涨到一千多万两。

  可怜我们的明熹宗朱由校同志,还在青史上惨遭一顿抹黑,各种被骂不务正业,木工皇帝啥的。

  综上。

  所有的帝国发展到中期以后。

  你别说核查土地详情了。

  你就算修个殿宇。

  下面的官员也敢翻出数倍的报价,只为上下捞钱。

  没办法的。

  至于那个大明张居正提出的所谓一条鞭法……为大明延续五十年……

  别的不论。

  只提两点。

  张居正规定收税只收白银,结果白银都被官僚集团囤起来了,市面上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白银。

  其次是所有杂税全部合一。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能够压缩官吏上下其手的操作空间。

  然。

  有些地方的百姓,他们没办法,原本还能通过徭役卖苦力,现在统合成白银交税。

  你就算想卖苦力,也不抵税收。

  更何况华夏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盛产的东西还不一样。

  有些地方产丝。

  可朝廷收税不要丝,只要白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