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红衣神炮轻骑载,英主谋略震四方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夜色依旧深沉,但皇太极的眼中却已有了光芒。

  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进驻中原的宏愿,他的霸业之图,终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出最璀璨的光彩。

  晨光初破,紫禁城的阴霾似乎也未能全然驱散崇祯帝那令人心悸的威势。

  关于崇祯帝坐拥五千红衣大炮的传言,早已如野火燎原,即便真相是明面上仅千门之数,这足以撼动山河的重器,也已让皇太极的八旗铁骑心生畏惧,步履维艰,仿佛每一道炮口都锁定着他们前进的道路。

  大殿之内,皇太极端坐于龙椅之上,面容沉凝,目光如炬,穿透了周遭的沉闷与颓废。

  文武百官,昔日里的骁勇与自信,此刻皆被无形的压力所笼罩,垂头丧气,仿佛连空气都沉重了几分,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

  皇太极心中暗自思量,这千门红衣大炮,虽非传言中那般浩荡,却已足以成为悬于头顶的利剑,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与大明的博弈之局。

  他深知,仅凭武力硬撼,绝非上策,唯有智取,方能破局。

  于是,他缓缓开口,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诸位爱卿,眼下局势,我八旗虽勇,亦不可轻言战事。

  崇祯之红衣大炮,虽非五千,千门亦足以震慑四方。我等当以智谋对之,寻得和谈之机,方为上策。”

  言罢,殿内众人默然,心中各有所思,却皆知,唯有团结一致,方能共渡难关,再创辉煌。

  言罢,大殿内一阵静默,随后,几位老臣缓缓抬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们明白,皇太极此言,非但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更是对未来策略的深远布局。正如《孙子兵法》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陛下圣明,”一位老臣躬身行礼,“我等当集思广益,拟出足以吸引崇祯帝眼球的谈判条件,既保我朝尊严,又解眼前之困。”

  于是,一场关于如何与崇祯帝谈判的密谋,在皇太极的主持下悄然展开。

  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更是智慧与策略的交锋。

  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先一步洞察对方的心思,谁便能掌握主动权,引领风云变幻。

  此乃一可怖之信号。若如此消沉不止,后果恐难以估量。

  “今明军士气正盛,尤以红衣大炮为守。朕已决与崇祯议和,汝等可有良策?”皇太极言此,实乃万般无奈。

  身为已然称帝之皇太极,此乃无法磨灭之创痛。初时气势汹汹以征崇祯,而今却又欲议和。

  “大汗,臣以为令崇祯赔款百万,绢布万匹足矣。”

  此条件尚算不过分,然其未料现今主动权在崇祯之手,欲议和唯有满足崇祯之条件。正如《战国策》所言:“攻人者,人必攻之;求人者,人必求之。”

  皇太极瞥了一眼发言之人,旋即又阖上双眸。其欲付出代价,非为谋取更多。此时此刻,他心中所想,是如何在不利的局面中寻找到一线生机,以图将来。

  正如《道德经》所云:“柔弱胜刚强。”他深知,在强敌面前,适度的退让未必不是一种胜利。

  “众爱卿,”皇太极缓缓开口,“吾辈当务之急,乃是稳住阵脚,寻得和谈之契机。非为屈膝,而是为长远计。

  吾等虽一时退让,但若能借此换取休养生息之机,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众臣闻言,皆点头称是,心中亦明白,此刻的妥协,或将是未来反击的基石。

  《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在此时,唯有保持冷静,方能在未来的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

  于是,众人开始筹划具体的和谈方案,力求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给予对方足够的诚意,以期达成双赢之局面。

  毕竟,在这场关乎国运的大戏中,任何一方的失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