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李自成撼动山河,时机至逆转乾坤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心中明镜高悬,若不在官员的薪酬体系上动一番筋骨,那些被利剑斩落的贪腐之树,不过春风一吹,又将绿意盎然。真正的变革,需如春风化雨,渗透至每一个角落,方能见到成效。

  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征途,每一步都需坚定不移,即便前路漫漫,亦要勇往直前。朱由检深知,唯有如此,方能引领大明这艘巨轮,穿越风雨,驶向那光明璀璨的彼岸。

  在那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一道突如其来的旨意,犹如春雷乍响,震彻了群臣的心扉——封路之议悄然转舵,化作了白银发放的革新之举,一时间,满座皆惊,议论纷纭。

  自古以来,官员们的俸禄皆以五谷为基,沉甸甸的粮袋承载着国家的恩泽与百姓的供养。而今,这千古惯例竟被一纸诏书轻轻改写,白银成为了新的计量尺度,其变之快,其势之猛,令人咋舌,仿佛一夜之间,历史的车轮跨越了重重山峦,驶入了新的纪元。

  然而,在这突如其来的变革背后,却藏着官员们心中暗自期许的涟漪。银两的流通,意味着更广阔的自由与选择,它如同钥匙,解锁了世间万物的门扉。昔日需以粮换银的繁琐,如今皆成过往云烟,官员们可自由支配,无论是添置家宅,还是诗书酒茶,皆随心所欲,不再受限。

  更甚者,这白银之制,对于仕途的迁徙与调任而言,亦是极大的便利。不必再为沉重的粮袋所累,只需轻携银两,便可远赴他乡,履新职,展宏图。

  然则,在这看似光鲜的变革背后,众人心中不禁暗自思量:崇祯皇帝此举,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他又能在这条白银铺就的道路上,为朝野上下,为天下苍生,作出多少实质性的让步与牺牲?这不仅是一场俸禄制度的变革,更是对帝国未来走向的一次深刻探索与考验。

  月光轻洒,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泛着淡淡的银辉,仿佛连夜色都在为这皇城内的对话添上一抹神秘。每月那如星河般浩瀚的俸禄,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国家血脉中缓缓流淌的沉重与希望。

  国库之内,虽已渐趋丰盈,犹如春日里初醒的土壤,孕育着生机,但这份滋养能否持久,滋养这片广袤的江山,却是悬于每个人心头的一抹忧虑。

  “诸位爱卿,勿需过分忧虑。”朱由检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穿透了夜色,也穿透了群臣心中的阴霾。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未来,又似在回忆往昔的沧桑。

  “陛下,臣斗胆进言,维持祖制之稳固,或可保我大明基业长青。”一位言官站出,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传统的尊重与敬畏。

  朱由检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既有对臣子忠心的认可,也藏着几分深意。“朕问尔等,朕挥剑斩去千余贪腐之蛀虫,其意何在?”他的声音不高,却如惊雷般在朝堂上回响,震得人心神一震。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无人能准确捕捉到皇帝那深邃目光背后的真正意图。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俸禄与国库的讨论,更是关于大明未来走向的深刻抉择。

  “朕之所为,非为一己之私,亦非轻率之举。”朱由检缓缓道来,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朕欲借此雷霆手段,重整朝纲,清除积弊,让大明之舟,在风雨飘摇中仍能破浪前行,驶向一个更加辉煌、更加纯净的未来。”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肃然。群臣仿佛看到了皇帝心中那幅宏伟的蓝图,感受到了那份为江山社稷不惜一切的决心与勇气。他们知道,从今往后,大明将踏上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而这条路上,有荆棘,有坎坷,但更有希望与光明。

  确然,朕心所系,非独为朝堂之秩序,实为江山社稷之根本重塑。然,仅凭利刃之下,斩却一二蠹虫,岂能触及腐朽之根?朱由检语调沉稳,字字掷地有声,“大明之兴衰,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人之力所能挽。它根植于亿万苍生之心田,需你我共力,自根基处深耕细作。”

  “这万里河山,非朕之私产,实乃万民共有之家园。诸卿立于朝堂,非为一己之荣耀,实为苍生立命,为百姓请命之使者。”他目光如炬,扫视群臣,言语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试想,若尔等忘却初心,私欲膨胀,将天下公器沦为私囊之物,则这芸芸众生,谁人可依?百姓之冤,谁人敢鸣?朝堂之上,岂能容忍此等蠹虫侵蚀国本,吞噬民心?”

  “再者,若诸卿自身难保温饱,居所不安,又如何,更是对帝国未来走向的一次深刻探索与考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