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但愿世间无疾苦,宁愿架上药生尘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顾横波的心湖被这番话激起了层层涟漪,她终于明白,眼前的帝王并非戏言,而是真的要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交予自己。她的心中,既有忐忑不安,也有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憧憬。

  她开始遐想,那未知的仕途之路,或许荆棘满布,亦或许风景独好。在她的脑海中,一幅幅关于“一村一医”的蓝图缓缓铺展——那是一个个偏远村落,因她的努力而得以沐浴医道的温暖,百姓们因病痛而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笑容重新绽放在他们的脸上。

  这份愿景,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顾横波前行的道路,也让她心中的那份不安与自我怀疑渐渐消散。她暗暗发誓,定要不负圣恩,以己之力,为这世间带来一丝光明与希望。

  两人漫步于古街小巷,心中盘算着归途,秦淮河的水光月色似乎成了他们心中最温柔的牵引。正沉思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周遭的宁静。

  转眼间,一位风尘仆仆的身影映入眼帘,他步伐坚定,仿佛正奔赴一场未知的宿命之约。待那身影靠近,朱由检心中不由一颤,竟是久别重逢的王承恩。自皇后震怒,王承恩毅然离府,誓要寻回失踪的天子,那份忠诚与执着,令人动容。

  未及两时辰的寻觅,命运便在此刻的小镇上悄然交织。王承恩的目光穿越人海,锁定在了朱由检身上,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忧虑瞬间化为乌有。他猛地跪倒在地,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哽咽:“皇爷,老奴终于寻得您了,这心中的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朱由检连忙上前,双手轻托,将王承恩扶起,眼中满是温和与感激:“承恩,你我之间无需多礼。此刻,我不过是一介布衣,刘公子便是我的身份。”

  王承恩闻言,心领神会,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昔日微服私访,陛下化名刘阳,游历民间,那份记忆对于他而言,如同昨日重现,清晰而深刻。作为天子近臣,他怎会忘记那些与陛下共历风雨的日子,每一个细节都镌刻在心。

  于是,三人继续前行,步履间多了几分从容与坚定。王承恩的归来,不仅为这段归途增添了温暖的力量,更让朱由检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在这条通往秦淮河的路上,每一步都踏出了新的希望与故事。

  王承恩立于熙熙攘攘的街市之中,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急切,低语道:“府中主母大人忧心忡忡,望刘公子能速速归返,以安其心。”他巧妙地以“主母”二字替代了那不可轻易言说的尊贵身份,言语间尽显谨慎与得体。

  朱由检闻言,眉宇微蹙,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他轻声询问:“王公公,你身上可还备有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王承恩闻言,连忙伸手于衣襟间细细摸索,片刻后,面露宽慰之色,轻声答道:“殿下放心,老奴身上尚余些许银两,足以应对。”其举止间,既显出了对主子的忠诚与细致,又不失一位老练宦官的风范。

  朱由检轻挥衣袖,指向前方那家古色古香的药房,语调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且前往那药房,替我将遗落的玉佩赎回,速去速回。”言罢,他悠然步入一旁静谧的茶肆,寻了一处雅座缓缓落座,举止间尽显皇族风范。

  茶香袅袅中,他轻启朱唇,目光温和地转向顾横波,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不过是风中的一抹轻云:“我们方才的谈论,似乎已触及一村一医的宏愿,此等利国利民之举,实乃当务之急。”

  顾横波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与责任感,她微微欠身,声音温婉而坚定:“陛下所言极是,方才正探讨如何细致规划,确保每一村落皆有良医守护,让百姓病有所医,安康无忧。”

  朱由检轻轻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顾横波能力的认可与信任:“待此行归途,我便正式下旨,授你御医总管之职,从此,天下医者皆需听你调遣,共筑这医疗之网,护我大明子民安康。”

  此言一出,茶肆内仿佛都弥漫起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两人的对话,虽未用华丽辞藻堆砌,却字字珠玑,透露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与改变时局的坚定决心,让整个场景都显得庄重而充满希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