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为啥人没进化出金属骨骼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会吧?!”

  徐行心中大骇,赶紧拿起刚刚那一小块钙与手里的粉末做对比。

  研究了半天他赫然发现… …

  这俩玩意儿几乎一模一样!

  可自己就买了这一个模型,那多出来的钙是从哪里来的?!

  而那些消失的钛粉又去了哪里?!

  徐行即便是再不可置信,也不得不咽了口唾沫承认:

  刚刚那些钛粉已经进入了骨骼。

  而这些钙是被钛粉从骨骼里置换出来的… …

  “我尼玛… …”

  徐行吓的把手里的东西一抛,赶紧打开逗音搜索起钛的危害来。

  百科里介绍的是:

  钛金属具有较好的生物兼容性。

  广泛应用于牙齿的植入物、骨折内固定物、假肢、人造骨、人造心脏瓣膜、人造血管等医疗材料。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钛金属对人体不会产生重金属中毒的副作用。

  也不会发生排斥反应,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徐行这才放下心来。

  可紧接着一股巨大的疑问从他内心升起:

  为啥自己的身体会主动吸收钛粉呢?!

  正当他疑惑不解时,手机里相关搜索的一条短视频引起了他的注意。

  (为什么人类没有进化出金属骨骼#钛骨骼)

  好奇的点开播放。

  视频前半段论述了人类骨骼结构的优越性,并否认了骨骼不是金属的论述。

  视频介绍道:

  人类的骨骼其实是由30%的有机物和70%的无机物组成。

  有机部分是蛋白质增加了骨头的韧性,而且比单纯金属骨骼来说增加了自我的修复性。

  而里面的无机部分呢,为羟基磷灰石。

  这玩意儿增加了骨头的硬度。

  这里面包含了磷酸钙、碳酸钙、氟化钙、氢氧化钙等钙的化合物。

  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其实就是金属的!

  只不过这些钙是以离子的方式存在。

  这样的组合其实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强大。

  羟基磷灰石的摩氏硬度约为5.0,而铜和铁分别为3.0和4.0。

  羟基磷灰石的抗拉强度为150兆帕,虽然低于铁的170~270兆帕。

  但是羟基磷灰石的密度低。

  在保持轻便的同时还拥有了非常好的强度。

  有人用液压机进行测试过,一根健康的骨头能承受3吨的重量!

  承重能力相当于板砖的三倍,安全帽的六倍!

  所以人类的骨头远比一般的材料要坚固。

  如果说羟基磷灰石有铁一样的密度,那么它的强度至少是铁的五倍!

  但生物不仅需要强度,还需要轻便节能。

  所以全金属骨架并不是生物的最优解,因为它非常笨重。

  而且人类骨骼为了进一步轻便。

  往往往往都是管状的中空结构以降低密度。

  所以我们觉得人骨貌似很脆弱。

  甚至连木棍都扛不住。

  但其实经过训练的人,譬如什么铁砂掌啊金钟罩之类的。

  其骨密度会高于普通人!

  徒手劈砖,脚踹钢管也不在话下。

  所以骨骼真的非常非常坚硬。

  如果给你装上一身金属骨骼的话,比如铁的合金。

  你的灵活性将大幅降低,走不了几步就会气喘吁吁非常耗能。

  而且铁的合金有生锈的风险,它对碳基生物来说是有毒的。

 空结构以降低密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