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天宝妖录,国柱将星殒落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江浩然在贵妃娘娘的关心下,把临时主持盛会节目的司仪交给了胡姬美人,他亲眼见证了胡姬彩排《唐风龟兹乐》那一本正经变成一个女将军一丝不苟的严肃,他深知她不仅是舞蹈天才与口才出众的全能冠军,主持这类歌舞表演对她而言,定是游刃有余,如鱼得水。果不其然,胡姬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灵动的双眸与曼妙的身姿交相辉映,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恰到好处,令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在这精彩绝伦的表演之中。

  而在这盛会的另一角落,吴道子现场挥毫创作的《钟馗捉鬼图》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那钟馗的形象跃然纸上,墨韵中仿佛蕴含着神秘的力量,刚劲的线条勾勒出他魁梧的身姿,怒目圆睁,似能洞察世间一切邪恶,手中的宝剑仿佛即将出鞘,斩尽天下鬼魅。这幅画从唐朝皇宫流出,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划过历史的长河,落入民间后,便成为家家户户端午、大年三十必备的“避凶趋吉”的招财纳福的吉祥宝贝,一直影响至今。它不仅仅是一幅画作,更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和谐与美好向往的图腾,承载着世世代代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愿,那画中的钟馗仿佛成为了守护万家灯火的神明,庇佑着百姓免受邪祟侵扰。

  世界上的路纵横交错,仿若一张巨大而复杂的网,千万条道路蜿蜒曲折,其中哪一条路通向吉祥,哪一条路又暗藏凶险,普通之人并无未卜先知的能力。他们不信命由天定,对“一命二运三风水”这类学说嗤之以鼻,只愿生活顺其自然,如同山间潺潺溪流,顺势而流,虽无波澜壮阔,却也自得其乐。然而,当眼前出现岔路,一条向左,一条向右,这两条路便成为了一个人最难抉择的困境。恰似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迷茫与困惑如浓雾般弥漫心头,不知该迈向何方。

  大唐进入天宝元年至十四载,表面上全国上下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城市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摊位,百姓们欢声笑语,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乡村里,田野里庄稼茁壮成长,农舍中炊烟袅袅升起,孩童们在乡间小路上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怡然自得。河清海晏,风调雨顺,时和岁丰,真可谓天下太平,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徐徐展开。

  唐玄宗李隆基于先天元年(712)即位后,至开元二十九年(741)的整三十年间,曾奋发惕厉,多所作为,塑造出中国史上着名的“开元盛世”。那时的他,心怀壮志,犹如破晓的朝阳,光芒万丈。他积极纳谏,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名臣辅佐左右,君臣一心,共同开创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辉煌局面。然而,维持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兴盛不衰,需上位者以身作则,持续督促下属,方可维系。

  大唐至天宝年后(742 - 755),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日久,心态渐变,一改往日励精图治的作风,不复开元年间的奋发省俭。进入天宝年后,此时的唐玄宗李隆基却判若两人,他和杨贵妃在华美的宫殿中,沉醉于声色犬马。他们贪图享乐,远贤近谗,放任奸相李林甫乱政,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忠臣义士的谏言被束之高阁,奸佞小人的谄媚之语却声声入耳。 在那雕梁画栋的宫殿中,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美酒佳肴堆积如山。他与杨贵妃如胶似漆,“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如春”,后宫三千佳丽皆被抛诸脑后,独宠杨贵妃一人,她们只能在冷宫中暗自神伤,如被遗忘在角落的残花败柳。他与杨玉环春夜漫漫,仍觉苦短,日上三竿,犹恋床笫之欢,两人耳鬓厮磨,形影不离,为中国历史谱写了一曲老夫娇妻的爱情喜剧。但好景不长,仿若晴天霹雳,安史之乱轰然爆发,瞬间将那曲原本悠扬的爱情喜剧搅得支离破碎,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唐玄宗李隆基,这位曾经辉煌一时的帝王,在欲望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他因贪恋杨贵妃的美色,对杨家百般纵容,致使杨家人在朝堂之上肆意妄为,扰乱朝纲。而他自己更是昏庸到了极点,忠奸不分,全然没了往昔的睿智与果敢。

  在内,那原本应明辨是非的耳朵,变得无比绵软,对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的谗言深信不疑,朝政大坏,如同一座宏伟的大厦根基被蝼蚁逐渐侵蚀;对外,穷兵黩武,连年征战致使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内外弊端丛生,国力急转直下,与开元年间的繁盛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尤为甚者,他竟将安禄山最为忌惮的大唐天才军事家王忠嗣免职。王忠嗣,这位身兼四镇节度使、手握二十六万精兵的猛将,本是大唐边疆的中流砥柱,亦是安禄山不敢轻举妄动的重要威慑。然而,李隆基却在谗言的蛊惑下,轻易地将其罢黜,这一举措无疑是自毁长城,是他此生犯下的最为致命、最为不可饶恕的错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