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出场辩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然了,说完这两个疑问之后,最后一点是关于上面的内容的,我们欣赏古董文物,也要结合历史背景。”

  “这《梅妻鹤子》,据我所知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原画记载。”

  “从艺术上来说,这罐子上既有梅也有鹤,还有一位古代女子的画像,还有一首诗。”

  “这所描述的主人公正是古代的一位名人林逋。”

  “《梦溪笔谈》里头有这样一段关于林逋的记录: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

  “这也正是梅妻鹤子的由来,说的正是梅花和白鹤两种。”

  “根据历史记载,林逋常年隐居山中,终年没有娶妻生子,那这罐子上的女子画像是谁?”

  “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学过艺术创作,这上面的梅鹤酣畅淋漓,寥寥几笔便是神韵尽显,一看就是大家风范。”

  “而这女子画像却细致繁琐,这完全不是同一种作画风格,却出现在了一个罐子上。”

  “这合理么?”

  “众所周知,青花瓷大罐虽然都是拼接烧制的工艺,但绝对是同一人所烧制,这样才能完美的拼接起来。”

  “而一个人创作出两种艺术风格本身就极难,因为即便你刻意,但创作习惯是改不了的,这就说明了这起码是两个人完成的。”

  “这也恰好可以说明,这个罐子极有可能是多人同时制作,导致工艺不同步而在烧窑的时候品质欠缺。”

  “更有可能是现代作坊按照古代标准来制作的。”

  此时拍卖大厅早就已经议论开来。

  这人所有话说完,就不难看出他对青花瓷确实颇有研究,而且鉴别水平也相当不错,无论是从原材料制作工艺还是到历史背景艺术创作,每一条都分析得极有条理,让人根本挑不出来一点儿毛病。

  因为他说的是事实。

  “厉害,如果不是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没办法分析得这么细致。”

  “那这瓶子真是假的?”

  “不见得,长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是吃素的,他都能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怎么会发现不了?”

  “现在的古董,连碳十四都检测不出来真假,谁知道呢?”

  大厅里议论纷纷,一番分析之后,大家对这个33号说的话都有些相信了,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还得长安博物馆的人站出来解释了再说。

  如今大厅中的买主很多都并不是古董收藏家,而是做古董倒爷的,干的是赚取差价的活儿,他们并不主动去发掘古董,而且在拍卖会上拍下来,和股民买进卖出一个道理。

  所以他们的古董鉴别能力,虽然有,但肯定不是特别专业的。

  毕竟拍卖会上拍的古董,出赝品的概率几乎为零。

  所以一时间不少人都开始相信这个人说的话了。

  “啧啧啧,这水平也能出来鉴别古董了?”

  李安听完这一番话之后摇摇头。

  “太爷爷让你去和他骂一骂。”

  李守安挂完电话之后转头对着李安说道。

  “不去。”李安摇摇头。

  “太爷爷说赢了送你一车好酒!”

  李守安心说太爷爷真是料事如神,连哥哥要拒绝他都算到了。

  “……”

&emsp,但肯定不是特别专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