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他们看到的最大的官吏往往是一个地区的父母官而已第4/4段
\"毕竟你们家里人手那么多,哪有你主事买东西呀!要不是我们家的铺子还不够数,就不用自己操劳了。以后等铺子数量多起来了,自会有人负责打理,又何须我们亲自出马!\"李颂筠轻轻揉搓着菲菲的头发回答道。
当李记杂货铺顺利开张后,李颂筠以及其他家人并未在县城里多待,仅仅几天后就返回了三石镇。毕竟,这两家店铺的经营并不需要李颂筠过多操劳,因此她也无需长时间居住在县城。再者,长期离开家庭,她也渴望能够在家中度过一段平静而安逸的时光。过去的一年里,她在自家宅院里的日子可谓屈指可数啊!
知道回家的那一刻,颂萱和颂瑶两姐妹真是开心极了。家里本来就只有她们几个孩子,父母又早早去世,所以从小到大,他们之间的感情一直非常深厚。之前从未有过长时间的分别,这么一下子,当然各自都非常想念彼此。
“大哥和二哥每天都得去书院上课,根本没时间休息。”回家的途中,颂瑶忍不住抱怨道。
李颂筠也不得不承认,读书确实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如同日出至日落,这种日子无半点疏忽与怠慢,要说不累,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尽管身体上并未感到疲惫,但许多人还是会觉得无聊透顶,越觉得无聊,日子也就过得越发艰难。
在前世,每个人都是如此度过的,似乎也并未对此感到有何特殊含义。那时的社会环境中,学历决定了一切,无论你真正的才华如何,都必须通过一张文凭来验证自己的价值,有时甚至显得有些荒谬,多年的努力,最终只为了一张纸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才能。
然而,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终究都要按照那个模式生活下去。不过,也许那样的生活方式也并非全然糟糕,每个人的起跑线虽然各不相同,但只要肯付出努力,总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至少,这也算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社会现象吧。
然而在这个世界,读书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这里并没有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因此,许多家庭都可以选择不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也不会有人对此提出任何异议。读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少数人才需承担的责任,女性被完全排除在外,而男孩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无缘踏入学校之门。
然而在这边,读书确实是一项极其辛苦的工作。不仅费力,更是让人心生厌倦。由于学习内容过于单一,总是研讨那些深奥的四书五经,如果不觉得枯燥,那才叫怪事呢。
然而,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许多事物无法用好坏来进行简单的评价。
\"其实也不错吧!他们能够念书学习,将来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要是考上了就能当上官员嘛。这怎么说也是个好处吧?至少目前来看,这个优势可不是咱们这儿人所能拥有的哟。\"李颂筠脸上挂着笑容,轻轻抚摸着颂瑶的头发。虽然学习过程肯定会辛苦,但要是将来能有好前程,那十年的刻苦学习我看就是值得的。
说起男孩子,至少他们还有这样的机会呢!而女孩们,可就没那么幸运啰。毕竟,女孩子再怎么拼命,也无法步入朝廷担任官职,更别说掌控全局啦。
\"大哥哥跟二哥哥以后真的能当上官吗?\"
\"只要他们肯努力,当然是有可能的。你也别替他们感到委屈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你现在过得轻松惬意,啥事儿都不用操心,但是,你可不可能成为官员,这不是比颂轩他们要好得多吗?\"
\"可是,他们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呀!\"颂瑶仍旧坚持认为颂轩与颂瑾两人更加可怜。
李颂筠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再多说什么。人生在世,总归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不可能所有好事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同样的道理,世界上也不可能所有的坏事都专找一个人。
然而,无论如何,她对现在的生活状态还是非常满意的,这就足够了。现在这样就挺好的,有家人陪伴,日子过得也算舒坦,她简直太满足了。至于那些丰功伟绩,伟大成就之类的,反正她从来没想过那种事情。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一回到家里,等到颂轩和颂瑾他们兄妹三人都在家后,李颂筠便将在县城里碰到周明轩的事情告诉给了他们。颂轩和颂瑾两个人对周明轩颇感兴趣,毕竟曾经是他们俩很久以来的老师。
\"周老师真的成为了县令大人吗?\"颂瑾满脸惊讶,在他看来,官员似乎离自己家特别遥远。对于老百姓来说,官员总是让人有些畏惧,哪怕只是在衙门里面做杂役的小人物,也敢随意欺压老百姓,于是许多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更何况是一个地方的父母官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看到的最大的官吏往往是一个地区的父母官而已。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