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海底沉船宝藏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养殖的火点出现之前,60年代到80年代野生的火点价格很高,港岛那边非常喜欢。

  这一网大多都在30~50厘米长,都是比较好卖的规格。

  刘美兰笑了笑,“陈嫂子,今天中午就做几条火点吧!”

  陈嫂子点了点头,一边整理鱼货,一边把一些品相不太好的火点放在桶里,“那你是想吃煎的,焖的,红烧的,还是清蒸的?”

  刘美兰想了想,“我比较喜欢吃清蒸的,不过应该还有人喜欢吃红烧的,你两样都做吧!”

  陈嫂子点了点头,“行!如果品相不好的,还有剩余,我再给大家做点生鱼片!我买了调料,适合吃生鱼片。”

  “好!看着办吧!”刘美兰点头,“这些活我们在干,你现在去做饭!等我们忙活完,正好吃饭。”

  陈嫂子应下,“好,我现在就去做饭!等你们忙完,正好就可以吃了!”

  这时候武勇在分拣鱼的时候,发现一条鱼,看样子应该是石斑。

  但这一身斑斑点点,密密麻麻的,跟他以前见过的都不一样。

  武勇把这条鱼抓在手里,“这东西是什么鱼啊?”

  “这东西在我们这边叫玳瑁石斑,有时候也叫花英,是港岛那边传来的称呼。”唐昌平回答。

  武勇眼睛一亮,“他身上有这么多点点,是不是跟老鼠斑味道一样好,价格也很贵?”

  听到这话,其他船工都笑了。

  武勇不解,“难道我说错了吗?”

  唐昌平笑着解释:“虽然都是石斑鱼,但不同的石斑鱼味道不一样。就像这种花英斑,它的肉质嫩滑,个子小,肉少骨幼,鱼味一般。”

  “老鼠斑的味道相当好,而且肉多,长得也大。虽说身上都有斑点,但也不同!老鼠斑身上的斑点是白皮身上有黑斑点。可是你看这个华英斑,黑斑很大,而且很密集,黑鱼身上有白色的线组成的一个个不规则的形状!像玳瑁的后背!”

  这时候武勇眨眨眼睛,“玳瑁长什么样?”

  唐昌平回答:“玳瑁就是一种乌龟,他的后背就是跟这个鱼的颜色差不多,里面的纹路也差不多。”

  武勇记了下来,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周泽话不多,但他也把大家的对话记了下来。

  “那这条身上有四道杠的鱼叫什么呀?”周泽问。

  刘美兰回答:“嗯,这叫四带笛鲷,也叫做画眉。这种鱼肉质清鲜,软糯柔滑中带点粗,鱼味虽然淡,但也有香味。”

  既然武勇和周泽好学,其他人也乐意给他们解释。

  就这一会儿,他们就认识了很多鱼。

  吃饭的时候,刘美兰美美地品尝清蒸火点鱼。

  红烧味道也不错,最让她感到惊喜的,居然是陈嫂子生鱼片做得也很好。

  一片片晶莹剔透,再加上陈嫂子经过改良过的蘸料,味道相当不错。

  虽然很多人认为吃生鱼片要蘸芥末,但刘美兰吃不惯,她还是喜欢中式蘸料。

  外面的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因为白天耽误了时间,所以晚上他们决定继续慢速脱网,船工们分批休息。

  刘美兰开前半夜,在十一点的时候,又拉一网。

  金灿灿的。

  陈嫂子惊呼,“美兰,咱们又捕捞到大黄鱼了。”

  几个人凑过去,惊喜万分。

  “好鱼,有这一网,这一次的收入也少不了。”刘美兰笑道,“大家快点。”

  可能是他们的声音有点大,正在休息的船工,也纷纷起来。

  看到大黄鱼,一下就不困了。

  没有什么比好鱼,更能让渔民高兴。

  按照不同重量品级分拣好,快速运送到鱼舱,妥善保存。

  晚上,视线受限,速度慢了一些。

  一个半小时,终于分拣好。

  此时,渔网已经在海里拖行两个小时,又到了起网的时候。

  这一网,虽然不是大黄鱼,但刘美兰也非常喜欢,很多杂鱼,也有月亮鱼。

  半夜里,正是月亮鱼出没的时候,这一网里,真不少。

  就在这时候,驾驶室里,徐开发跑了过来。

  “徐大叔,你着急慌忙地做什么?”刘美兰问,很少从徐开发的脸上看到如此慌乱的表情。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