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军议三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黄立极不满了,敢回绝太后,徐光启你胆儿肥了哈,他正要出声呵斥,就听太后说道:“孙先生,本宫记得,你在辽东的时候,身边有一位叫茅元仪的赞画,请问他现在何处,任何官职?”

  孙承宗气闷地说:“回太后,臣解职后,茅赞画已经被削职为民,臣解职后就与他断了联系,现在不知居何处。”

  说罢,瞥了一眼黄立极:都是你阉党干的好事!

  黄立极躺着中枪,十分憋屈,他急忙道:“臣回去就着吏部查他的档案,着当地官府寻找。”

  张蔷点点头,这位的《武备志》应该完成了吧?正好拿来改编为军事学院的教材。

  她说:“徐大人别急,本宫请茅元仪回京,协助你创建军事学院。”

  徐光启起身,深深一揖道:“臣定不负太后所托!”

  “那么,创办大明军事学院,这一提议有没有意见?同意的举手!”张蔷说完,率先举起了手。

  又举手?太后你把人都找好了,我们不举手行吗?举不举手,有区别么?

  有区别,这是站队的问题,于是都举手……

  “刚才讨论了‘人’的问题,接下来讨论‘财’的问题,”张蔷挥手对法容道,“法容,把史永安总督的奏折读给诸位大人们听一听。”

  法容从桌案上拿起一本奏章,挑拣着读了起来:“……三边总督史永安上奏:‘延饷积欠相因,自天启元年以前至天启七年,共欠饷一百五十余万,致使各路军饷积欠至二十七个月’……延绥镇数万饥饿的士卒“食不果腹,衣不覆体,盈庭腾诉,麾之不去”……火山之爆发就在一发之间’……”

  重臣们的心情,比刚才还沉重,袁可立做为兵部尚书,心情格外沉重,他又瞪向郭允厚,郭允厚表示很受伤:本官接手户部只有两年,前面的欠饷,关本官何事?

  但做为负责任的老臣,他是万万说不出这种话的,奈何户部确实没钱了,他心一横,低着头站了出来:“太后,臣请太后拨内帑银子,救延绥三边之危机……”

  袁可立有点羞愧:老郭是个有担当的,不能让他一人承受太后的怒火,于是他站出来力挺郭允厚:“太后,目下情势,还请拨内帑银子救急!”

  孙承宗代太后解释道:“两位不知,内帑还在太上皇手里,太后用钱,得向太上皇请示。”

  意思是你们就别为难太后了,她也不容易。

  郭允厚豁出去了,他提出:“太后,臣请觐见太上皇……”

  这是要不到银子,绝不罢休的样子,众人心头暗暗为他点了一个赞:老郭好样的。

  张蔷伸手压了压,笑道:“郭大人请坐,说到银子,本宫不得不提一提,被御史们批得一无是处的商贾之事了。

  本宫在西郊庄子的时候,创办了两间厂子,一间香水厂,一间肥皂厂,后来,又在南京与人合作,建了一间肥皂厂,这两年,庄子上售卖新作物种子,也挣了一些钱。

  内帑的钱,本宫不能做主,但西郊庄子这几年赚的钱,本宫先拿出来救急,补发延绥边镇拖欠的军饷……”

  再不发饷,边军就要起义了,大明没了,她和平安连性命也保不住,更别说银子。

  她前世挣下的那些钱财,到最后还不是一场空?所以,花掉的银钱才是自己的!

  张蔷此言一出,与会之人无不感动,孙承宗领头,众人都站起来深深一揖:“太后高义!”

  袁可立都想站出来,替边军将士给太后磕一个!

  “这笔银子,要保证发到边军士兵手里,有人敢贪污,”张蔷杀气腾腾地道,“伸手砍手!伸脚砍脚,伸头的,直接砍脑袋!”

  众人一凛,会议室里弥漫起一股寒气……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