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阁楼之辩(下)第2/3段
王先生是儒家现今流派看来离经叛道之人,可同样,他也是儒学宗师级人物——对儒学没有深刻的理解,能离经叛道?
作为儒学宗师,他太了解现今儒学的状况,绝大多数年老的,不惑之年的老者,他们没有改变的动力,希望维持现状,希望通过继承的方法,令自己子孙后代都通过儒学,成为进士,这样家族就可以长盛不衰了。
这其中就包括了天下人赞誉的李东阳李阁老,他们能够做到八股文模块化,样板化,他们只需要家族有进士就成,他们既不希望家族能够出现下一任首辅阁老,也不怎么希望家里出现通透儒学,妙笔生花的人才。
所以,当今的翰林院,常常出现那种被模板套住的呆子,能够做事的人,则越发的少。
年轻有为的,愿意为心里抱负付出行动者,即便拿出了成绩,做了一番事情,也没有办法上升。
而有家学渊源的,有恩亲故旧的,则上升的格外快速。
如他王守仁,正是这一份与李东阳的恩亲故旧,所以到了哪儿,也备受人尊敬,实际上人家也门清,你王守仁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调走转正了,与你关系打好一些,有机会拉弟兄们一把,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但这是不能够被谈起的话题,即便高位者必然清楚现状。
因为既得利益者,根本不会容许有人去撬动这个根基,除非一两任破釜沉舟的首辅,再加上一名能够在位三五十年,手腕强硬又矢志不渝的皇帝,这件事情才勉强能够办到。
“我不得不承认,你说的有一定道理。”王阳明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立刻收住了心思,而且在说出内心想法的同时,又道“可,这是一件现在根本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我在尝试开拓新的道路,何尝不是在打破这种桎梏呢?陆斌,你以后一展抱负,试一试的时候,我一定会好好瞧着。”
“先生,我也只是一名闲人而已,聊一聊还行,可叫我去施为,我宁愿做一个闲散之人啊!”
“不,你不会,这一点,我非常确信。”
“先生如何断定?”
“世人都晓文王好,周礼何曾恢复了?农桑耕田不见多,王公贵族不见少。”王阳明用一句自编的好了歌回答了他。
陆斌差点没跳起来!
好在下一刻,他后知后觉反应了过来,王先生大概率说的是他不同于这个时代的思想。
朱厚熜并没有听懂两人之间的哑谜,他只是觉得这句诗,既生动,又讽刺,似乎还在提醒自己一些事情。
他认为,王阳明先生这是在用诗的方式提醒自己,眼中不仅仅是读书人,应当还要有王府,有贵族以及一切大量持有土地的人。
这不禁让他想起,自己四岁时,因为刘六刘七之乱,造成百姓生计困难,而在王府中向方正峦提出的问题。
那个非常敏感,关于土地的问题。
方正峦自然对这个话题没有半点回答的心思,他自家也有不少田产,这是供应方家人能够读书的资本,所以他不敢正面回答世子的疑惑。
但朱厚熜始终记得当时讲这个话题聊起来时,陆斌与自己交流的场景,以及后来见识到流民几乎卑微如尘埃的场景,之后他便再也遗忘不了这个问题了。
“先生认为,怎样才能够做到,让土地真正归属于百姓,而不只属于王公贵族以及读书人。”
王阳明闻言,直接怔住了一两秒,他接着又直接来了一句与方正峦几乎没有什么不同的话语“唉,如果你是嫡脉,该多好。”
王阳明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立刻收住了心思,而且在说出内心想法的同时,又道“可,这是一件现在根本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我在尝试开拓新的道路,何尝不是在打破这种桎梏呢?陆斌,你以后一展抱负,试一试的时候,我一定会好好瞧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