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杨廷和第3/3段
不能草草了之,不能准备不充分,不能什么话都不听,愣头愣脑就上了。
有的地方,自己那位已经过世的学生做的很不错,比如学习兵法,比如练兵,比如边疆兵卒与京城团营换防以增强战斗力。
而在应州战役中的表现,证明了他的准备没有哪个是用不上的,全是正确,且充分的准备。
可其余的地方,自己那位皇帝,又展现出了诸多缺点。
他的三分钟热度,以及贪玩好耍的特点,在应州战役之后,表现的淋漓尽致。
既然决定了做过一场,那这一刀逮到机会了,就非得从天灵盖劈到地涌穴不可。
不能顾及士卒伤亡,甚至你皇帝本人既然选择了上马杀敌,那就不要顾及生命,跟他拼命再说。
机会难得,一名皇帝,最基本的素质就得有贪婪这一项,哪怕是杀死一个人的功劳,这个人的人头也得是达延汗,才配得上你朱厚照多年来的坚持。
在杨廷和看来,小王子兵马,死的人数少于一半,受的损失少于一代人的休养生息功夫,那都不能被称之为胜利,那就得叫劳民伤财。
因此他会毫不犹豫的就将一切关于应州大捷的相关内容泼墨抹黑,能如何丑化就如何丑化。
目前国朝已经没有多余的银子再进行战争行为了。
国库没有,内帑,就算是有,也不能有。
必须要让朝廷法度稳住,解决各地流民,流寇之害当为第一要务,再劝农桑,适当减少一些各地税赋,让下面的先缓一口气再说。
杨廷和再度微啜茶水,因为天气寒凉,春暖虽绿大地,却没把北风消净,因此,寒冽之意仍旧让杨廷和感觉到了一阵想要缩手缩脚。
年年都有冻死的尸骨,这种尸骨在京畿地区也时常能够看到。
伐柴烧炭者冻毙于山野,失双亲之幼童冻毙于破屋。
而这,又是不能去管,不得去管的事情。
国朝没有余力照顾这些人,国家的力量就这么多,或者说国库内税赋需要预防的事情太多了,而能被冻死的这帮子人,属于根本不需要施舍太多顾及的那一类。
事实上,大部分时候,收束住社会上层,不让其触角乱伸,就能算是一朝良臣,一朝明君了。
而杨廷和的目光,如同许多睿智首辅,拥有超绝远卓目光的诸多前辈一样,他的目光在更重要的问题上。
比如日趋严重的起义,比如愈发多的流民正转变为流寇。
人没饭吃,就会造反,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可国朝历经百年,正是不断朝着这个深渊滑落。
除了铁腕与血腥,这种现象几乎不可能被任何其他手段制止。
十年寒窗,能有几个冲着为国为民不为家去的?
十年寒窗,若是我秀才不如平民,举人不如秀才,进士不如举人,我读书有个屁用?
远的不说,就说他杨廷和,如果没有一帮子徒子徒孙支撑,你能做个屁的首辅?
而他们利用职权之便,为家族谋地产,田宅你敢阻止吗?
那不是在刨根?自掘坟墓?
你杨廷和总是要退休的,到时候,旁人上位之后,你杨家接下来日子怎么过?还能不能过?
但,问题该怎么解决?
眼睁睁看着?不,那是绝对不妥当的行为,学刘瑾那疯子,直接把什么都捅一遍?
那是找死!自己敢这么干,绝对没有刘瑾坚持的久,自己的徒子徒孙们就会是第一群捅刀子的人。
不会有人心甘情愿奉送上自身的利益。
在大部分上层家族势力的眼中看来,自身的利益好比身上长的肉,不会有人存在割肉饲民的精神。
这点,即使连自己,也是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不因首辅身份而高尚或卑劣半分。
杨廷和皱了皱眉头,第四度饮茶,茶水已然半凉,饮之却是半失茶水之味,吞而无苦,吐而无甘。
他心肠冷硬,腹中又有百转千回,不忍一啜,泼洒出去,落于尘灰之中,却是捏杯腕紧,泼而未尽,犹有数片残茶,数滴凉水留于杯中。
杨廷和眼底心绪尽收,任何浮在表面的东西都不曾出现过一般,宛如老僧入定。
正德十六年三月底,兴王,入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