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诛杀毛文龙第1/1段
东江镇位于皮岛,镇守派皮岛的是明朝大将毛文龙,毛文龙,字振南,曾经在一个守备的官职上待了十几年,原因是不肯虚报战功,其实在这里看来这个毛文龙还是个比较正直的人。早在皇太极登基之前这个毛文龙已经让后金的将领们都是恨得牙根痒痒的人物。
这个毛文龙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北岸距离后金80里就到了后金的势力范围了,可以说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类似于今天我们讲的海盗,因为他们不在陆地上是在一个小岛上,截个后金的船什么的这个比较在行。所以他们这伙人让后金比较头疼。
毛文龙这个人啊,比较骄狂,经常向朝廷要钱。说皮岛有十万人等着吃饭,其实皮岛的老少爷们加在一起都不到五万人。其实能杀敌的不到两万人,毛文龙竟然号称十万,要百万粮饷。这个事情朝廷是知道的,但是没有点破是因为眼前形势,不好翻脸不但对后金有所牵制,还对朝鲜有震慑作用。如果你们敢结盟,我天朝士兵随时可以进攻。所以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个事情随着袁崇焕的到来彻底改变了。
袁崇焕之前的文官出身,这里面就得好好说说明朝的文官制度了,明朝时期,文官和武将的地位差距是日益变大,文官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导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如下几个方面:
1. 政治:明朝开国的时候,虽然重视军事,武将在政治上的地位较高,因为那个时候是打天下,朱元璋当然要靠着这些老哥们了,开国的六国公里面只有李善长一个人是文官其他的都是武将。但是随着明朝将江山坐稳之后,发现文臣主要掌握了朝廷的一些重要的岗位,因为那些大老粗在治国方面确实是不行。特别是在文臣掌握了枢密院之后,他们这伙人不仅拥有了决定军事策略的权力,同时还掌握了武将的生杀大权,文臣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政治上属于主导力量了。
2. 文化:在文官集团的成功在当时也受到了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开始的时候文官开始了对武力阶层和非儒家思想的刻意排斥,文官通过政治制度建立了与武将的区别。以上两种因素导致了文官的政治地位是高于武将的,并且在明朝文官在社会上也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袁崇焕不但是文官还兼任着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而且他也知道目前朝廷的财政是什么情况,用现在的话说袁崇焕是国防部长兼北部战区司令兼中纪委主任,所以他认为花大价钱养着毛文龙这个不听指挥的将领太不划算了,就派人到毛文龙那里管理粮饷,毛文龙一看怎的,还给我派了个政委来,即便是后来去拜见袁崇焕的时候也表现的非常的傲慢无礼,两人的矛盾就越来越大。所以袁崇焕就起了杀心。
1629年袁崇焕以阅兵为由,亲自前往皮岛毛文龙那里,列举了毛文龙侵吞钱粮,草菅人命等十二条罪状,请出尚方宝剑就把毛文龙给斩杀了。这可真是离了大谱了,后金军虎视眈眈你这边把自己方的大将给斩了,最重要的一点事袁崇焕事先没有向朝廷汇报这个事情,属于私斩大将,而且最意思的事情他给崇祯上折子的时候说的是我以收复皮岛地区,崇祯心想皮岛是毛文龙的地盘啊,你去收复个什么劲啊。而且虽然给你尚方宝剑了,那一般是杀一些小将军没问题,像毛文龙这种大将,袁崇焕是杀不了的。袁崇焕也觉得这个事干的有点过了,于是向朝廷请罪,但是人都杀了崇祯能说什么呢。但是这个少年皇帝嘴上虽然没说但是心里是不爽的,因为他知道,毛文龙是不是反叛你袁崇焕说的不算,只有我说的才算,但是因为当时的情景是毛文龙已经死了,辽东这边还得仰仗他袁崇焕,所以崇祯不动声色的说你袁崇焕不是说五年复辽吗,我看你的表现,这个事情就算了,辽东还是你说的算。但是这个事情逐渐发酵,最后演变成了大明和后金博弈的转折点。毛文龙的死让他的部将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背叛了明朝投降了后金,使后金军的实力大增,因为这帮人掌握了制造红衣大炮的技术。
袁崇焕这一下子可是帮了皇太极的大忙了,皮岛已经不是后金的威胁了,还让毛文龙手下大将成为了为后金效力的将军,而且后面这三个人都封王了,并且制造出了红衣大炮这个攻城利器我们后面的攻城就好办了,直接拿炮轰轰出了个口子后金直接骑兵开道,可以说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可以拿下了。
而且皇太极敏锐的察觉了崇祯当时的想法,因为他也是君主,君主都怕臣下擅自做主,况且崇祯还不到20,用现在话说就是一个高中生,就不相信他的主意可以拿的这么定,虽然表面上没有处罚袁崇焕也没有说话,但是说不定他还是个多疑的人,于是制定了一个反间计,就看崇祯上不上当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