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少年天子第1/1段
乾隆皇帝刚一登基,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如同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让整个紫禁城都沐浴在了一片新的气象之中。不过,这位年轻的新君主心里也清楚得很,这朝廷里的水,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深,简直能养条大鲸鱼了!
乾隆皇帝坐在金銮殿上,龙袍加身,威风凛凛,就像是个刚从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英雄人物。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心中暗想:“这帮老油条,一个个滑不留手,我得小心对付才是。”但表面上,他却是波澜不惊,声音沉稳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召你们前来,是要商议一件重要的事情。”
群臣闻言,立刻鸦雀无声,一个个挺直了腰板,生怕自己漏听了一个字。乾隆微微一笑,这笑容里既有王者的自信,也不乏年轻人特有的狡黠:“朕知道,这朝廷里的水深得很,历代新皇登基之初,无不如此。但朕有决心,也有信心,要让这浑水变得清澈见底!”
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嘀咕:“这新皇帝,年纪轻轻,倒是个狠角色!”但谁也不敢把这话给说出口,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自己不要成为第一个被“清澈”的对象。
乾隆接着说道:“朕要告诉你们的是,不论是满洲的亲贵,还是汉人的士子,只要忠心耿耿,尽职尽责,朕绝不吝啬奖赏;反之,若是有人心怀不轨,妄图搅浑水摸鱼,那可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了阵阵掌声,众臣纷纷称赞:“皇上英明,皇上英明!”乾隆皇帝见状,心中暗笑:“看来,这第一仗算是打下来了,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呢。”
他微微一笑,语气转为温和:“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大家都回去好好想想,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朕期待着各位的好消息。”
大臣们齐声应诺,一个个退了出去,心中却都在盘算着下一步该如何行事。乾隆皇帝目送他们离去,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这朝廷里的水虽然深,但朕有信心,一定能把它搅得翻天覆地!”
乾隆皇帝登基之时,虽说他有着天纵之才,可面对庞大的官员队伍,心中难免有些许忐忑。要知道,当时全国上下,文官两万,武官七万,这比例一看就知道,武官比文官多得不是一星半点儿。这背后的原因其实简单得就像小孩子数数——文官治民,一个县一个县令就足够了;但武官就不一样了,一百来号人就得有个正七品的把总来管,这级别跟县令差不了多少,于是乎,武官的数量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乾隆皇帝深知,要想驾驭这庞大的官员队伍,非得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不可。他可不是那种只会躲在宫里发号施令的皇帝,而是个喜欢亲自上阵,甚至偶尔还会扮成平民去民间微服私访的主儿。登基之前,乾隆虽仅有两年的从政经验,但他早已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能一眼看穿人心,辨别忠奸。
乾隆一上台,就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要把这朝廷里的水给搅浑了,让那些想混水摸鱼的人无处遁形。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实际上他是要整顿吏治,肃清朝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乾隆首先对身边的亲近之人进行了严格的筛选,确保他们都是忠心耿耿之人。然后,他又开始了对各级官员的考察工作,这过程就好比是他在寻找一颗颗可以信赖的棋子,以便在未来的大局中灵活运用。
乾隆皇帝深知,自己离不开这些大臣,正如鱼儿离不开水,但如何让这些“水”既清澈又滋养,就成了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提拔了一批有才干的年轻人,这些人就如同新鲜血液一般,为朝廷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也对那些贪污腐败的老油条们发起了挑战,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然而,乾隆也知道,光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借助智慧与策略。因此,在处理与大臣的关系上,乾隆常常展现出一种近乎艺术化的手腕。他会时不时地给予那些表现优秀的官员一些小恩小惠,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卖力地为国效力。而对于那些心存异心者,乾隆也会巧妙地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牵制,无法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
乾隆皇帝,这位清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不仅继承了祖辈们的江山,更吸取了父亲雍正和爷爷康熙两位帝王的精华。如果说康熙大帝以仁爱治天下,雍正皇帝则以铁腕巩固皇权,那么乾隆就是将这两者完美结合,既有祖父的宽厚仁慈,又不乏父亲的刚猛果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