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代价第2/2段
想当年,和珅初入朝廷,那时候大清国库穷得跟乞丐似的,入不敷出。可和珅一来,就像是个“经济魔术师”,一番建议加改革,愣是让大清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有人甚至说,要是没和珅,大清可能早在乾隆那会儿就“歇菜”了,哪还轮得到慈禧太后“上场”啊?
乾隆皇帝呢,也是“心里有数”,知道和珅贪财,但觉得这只是“小毛病”,对大清构不成啥大威胁。而且,和珅对他那是忠心耿耿,跟“小狗护主”似的。所以,乾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和珅啊和珅,你贪你的财,我享我的乐,咱们各取所需,相安无事。”
可到了嘉庆皇帝这儿,那就不一样了。他心想:“我爸给我留下这么个‘宝贝’,我得好好利用利用。”于是,嘉庆皇帝就来个“一石三鸟”:杀了和珅,既能立威,又能转嫁矛盾,还能“继承”和珅的财产,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所以啊,有人说这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话还真不假。嘉庆皇帝这一招,简直就是“闷声发大财”的典范,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商业头脑”。不过,话说回来,和珅这家伙,虽然贪财,但也不能否认他在大清历史上的“特殊贡献”嘛,毕竟,他也曾让大清有过那么一段“风光”的日子。
和珅,这位清朝乾隆时期的权臣,仕途之路可谓一帆风顺。他初为官时,便以其才思敏捷、办事乖巧深得乾隆皇帝赏识。从咸安宫官学生到三等轻车都尉,再到乾清门御前侍卫,和珅的升迁速度令人咋舌。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乾隆皇帝的宠信,逐渐在朝廷中站稳了脚跟,并最终成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权倾一时。
然而,随着权力的增长,和珅的私欲也日益膨胀。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和珅当权的20多年中,收敛了数额惊人的财产,其贪婪程度令人震惊。他的这种行为不仅给清廷财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加深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困苦,成为乾隆后期政治混乱、吏治败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和珅并非一无是处。他在清朝的外交事务中也有着显着的贡献。作为理藩院尚书,和珅多次负责接待朝鲜、英国等国的使臣,全权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外交事务。他凭借灵活的头脑和八面玲珑的性格,与不同民族领导的处事经验,成为乾隆时期最为突出的外交家。特别是在中英两国首次正式通使——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事件中,和珅全程参与了接待和谈判工作,展现出了出色的外交手段和政治智慧。他巧妙地处理了双方在礼节上的分歧,为中英两国的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
此外,和珅在初入朝廷时,也曾对大清的经济状况提出过有益的建议和改革。他深知国家财政的困窘,因此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努力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这些努力和贡献,使得大清在一段时间内有了延续的机会,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和珅的贪婪和专权最终还是遭到了报应。乾隆皇帝驾崩后,嘉庆皇帝立即将其革职下狱,并赐其自尽。和珅的一生,可谓是成也贪婪,败也贪婪。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历史的教训,提醒着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直的品格。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