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带艳姿从洪都视察回来第2/4段
第二天,蓉蓉问大男孩昨晚怎么跑到艳姿房间睡了一晚。苏乐文告诉蓉蓉,因为昨天回来时,在路上中餐时遇到了艳姿的一个老乡,讲了老家人对艳姿的三种猜测,我无意间提到了结婚证,便让她联想到她没有结婚证,想起自己的婚姻一直是非法状态,内心里就有些失落,晚上去开导了她一会儿。没事了。
蓉蓉说,婆婆最心疼艳姿,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说艳姿没有名分。其实当年让红红帮你们办一个结婚证是件很简单的事,反正大男孩有两个身份证。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婕妤就真的没点这心理。
这事对艳姿触动确实蛮大,后面她让人做了套证放在随身的包里。有结婚证,有离婚证。
早餐后,艳姿说她开车去那些换了新负责人的厂看看,让阿文在家休息,昨天开了一天的车辛苦了。苏乐文便说没事,陪艳姿一道去。
先去油漆厂,巡视一下生产区和生活区。先去了生产区,艳姿去跟值班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交谈,苏乐文对生产车间进行巡视,重点放在操作的规范性和消防设施方面。
再去生活区。因要考虑工人在春冬两季会接家人来生活,生活区准备得比较大,面积大了,卫生与管理就难度大些。今天在生活区发现有些工人和家属,在收拾生活区的那块大空地和围墙边的那些角角落落。
苏乐文问了一阵他们收拾干嘛。
有个苏乐文认识的工人说,他们准备将这些地方收拾好栽种些小菜,新厂长的父亲过来了,说他在老家是种菜的,有这么多土地,足够保证大家的小菜供应,为孩子们减轻些负担,也为老人们找点活干,打发时间。
苏乐文一眼扫视过去,发现了靳璇的弟弟靳勇。那次陪靳璇回娘家在靳勇家吃了一餐饭。便喊靳勇兄弟,来了咋不去看望你姐姐呢?你姐姐知道你来了吗?
靳勇就笑了,说他是坐火车来的,儿子是飞过来的。他处理完家里的事才过来,前天才到,姐姐还不知道他来了。没想到苏主任见一次就记得他。这边儿子给了他一个大套间,只粗略收拾了一下,就不请苏总进家坐坐了。
苏乐文便给璇璇电话,告诉璇姐她弟弟靳勇兄弟来了,让她开车过来,中午陪靳勇喝酒。
挂了电话便表扬靳勇与参加义务劳动的东北老乡。因在生产区是严禁烟火的,所以在生产区是不能抽烟的。抽一次罚五百。因此在油漆厂苏乐文从不散烟。
苏乐文也加入义务劳动行列,同时问靳勇计划种些什么蔬菜。靳勇说这个简单,他只要去种菜的地方走一趟便清楚,这儿厂里的工人已经告诉了他蔬菜种子在哪儿有卖。苏乐文想了一下,掏出手机给塘厦农业局当局长的一个在神农的学生打电话。
那边接通电话便问文哥好,今天怎么记起他来了。
苏乐文说他到了凤岗,记得我的那个油漆厂吗?记得哦,那就好,辛苦你派部车送台微型旋耕机过来,给工人开垦土地种菜用。我在油漆厂呀,送过来再付钱。你亲自带人送过来?好。
这个学生叫易加辉,是国防班毕业的学生,从军队转业过来的。一到塘厦报到就打电话给苏乐文,报告他是易加辉,国防五班的学生,现在转业到了塘厦做农业局长。问老师在不在深圳,如果在,他想过来拜访老师。
那天也是碰巧,苏乐文陪艳姿在油漆厂视察,便告诉他我在凤岗油漆厂。
不愧是军人出身的,一报厂名,他便导航开车过来了。见到苏乐文后,首先是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报告自己姓名,在神农一中的班级,考入的军校与专业,驻军部队与驻地,转业时的级别与转业后职务。让那些在场的工人听到后都为之一震,特像军训时报告的情景。
晚餐一块喝酒,易加辉说他当年家里条件差,纯粹是山里农家孩子,为了大学毕业后工作好找,他报了国防班准备考军校,当年真考上了。后面学校的关促办一直定期促进他们往前往上冲,因此在部队进步较快。因为妻子带两个孩子在塘厦工作,父母让他转业来塘厦工作。
易加辉开了台工具车过来,大家将旋耕机和配件卸下后,易加辉向老师报告,他现在是镇党委副书记了,但管着农业与农机线。这台机器算是他送老师的,天才到,姐姐还不知道他来了。没想到苏主任见一次就记得他。这边儿子给了他一个大套间,只粗略收拾了一下,就不请苏总进家坐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