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周文兵败的阴霾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闪猴说,两千多人,能最终逃出的也就数百。如果文公真的被俘,不被秦人车裂,也会与降俘一道被坑杀了。”蔡赐语调依旧颤抖着。

  陈胜强撑着走回自己的王座,故作镇定的坐下,可惜心慌意乱的碰到了御案,疼的倒吸一口冷气:“嘶~~~秦人获此大胜,会不会……顺势挥军出关?”

  “王上,秦帝越是昏庸,越会把这次大胜当作吾等不堪一击的象征,所以那二十万秦师出关前来剿杀吾等是必然的。而大王的各路军将得知文公全军覆没,必会影响军心,尤其假王攻荥阳数日不下,秦人出关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

  “上柱国,汝认为应该怎么办?”陈胜问道。

  “传诏给假王,放弃攻打荥阳,令其退至陈郡西北,堵住秦人向陈郡的道路,保护大王安全。陈郡西侧已有将军伍逢和邓说,能作为防范秦师攻击王都的屏障。”

  蔡赐犹豫了一下,咬着后槽牙说:“把文公失利、全军被坑杀的消息传告各路军将,并说,暴秦无道,如果抵抗不利被俘也会被坑之,反正这早有先例,暴秦人屠白起很多年前不就坑杀了四十万赵军俘虏?”

  “善,就依上柱国之策。”

  “王上还要对各路伐秦之军行怀柔之策,”蔡赐劝谏道:“武臣那边大王可派使前去修好,要赵王名义上奉大王为首即可,至少不可树为敌人。河东的消息说,代郡太原李左车反秦已经自立为代王,太原郡紧靠着关中,是抗秦的第一线,大王要以‘王对王’的平等姿态派使者去联系,共同抗秦。周市那边,如其再有恳请,可纵魏咎归为魏王,周市和魏咎必感大王之情,需要时就会为大王抵挡东北面的各种可能攻击。”

  “还有,王上在这种时刻,适当约束一下中正(朱)防和司过(胡)武,臣知此二者是为大王兢兢业业查缉军纪、约束兵卒,并收取贡物以资宫用,但当此时,应以聚敛军心为上,王上也可适当减少用度,显示与臣民共度危难的形象。”

  相比其他闾左,陈胜读过很多书,算是闾左中的英才翘楚。可再是翘楚,也是闾左中英才,比起那些真正士子还是相去甚远,连武臣这样的豪客都比不了,格局太小了,否则也不会任由胡武、朱防以损害自身威望的方式大肆敛财,导致实际上他的大量部属已经离心离德了。

  蔡赐知道这一点,但也知道这两个人是大王许过“苟富贵勿相忘”的,之前只能无奈,现在借着这个机会正好提出。这两个东西已经把很多共同举事的军将惹怒到边缘状态了,如果借着周文大败能够阻止他们继续祸害张楚军,周文的死也算对张楚军有一点小小的正面作用。

  “这个……”陈胜稍稍犹豫了一下,就爽快的答应了:“善,寡人一会就召朱防和胡武来告知他们。”

  比之新增财富,还是保住已有的一切更现实,陈胜这一点还是想得清楚的。

  “王上圣明。”蔡赐松了一口气,“臣闻,现在楚地仍在有举事起义的反秦之士,大王也应遣使前往,将其纳入麾下,并诏令他们靠拢陈郡,集合力量抵御秦人。大王,这些初始起事者大多力量不足,不过数千乃至一二万卒。大王虽有文公之败,可假王手中至少有十数万众,南阳将军留也已有两万军,王都周边至少还有七万军,即使不算赵王武臣和魏地周市的军力,大王手中也有近三十万军,所以大王愿意收纳他们,想他们也愿意投靠大王,共襄义举,合力反秦。”

  陈胜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孤有上柱国谋划,无忧矣。”

  _

  荥阳城南,密邑。

  密邑是郑国旧邑城,吴广在攻荥阳攻了十来天后,就将王帐迁到了密邑,把城内官衙变成了假王行宫。

  攻城已经成了每日要做的程式化任务。

  围城这么多日,攻城器械都已经完善了。举个例子说,云梯已经不再是随便找几根长杆绑在一起然后加上横木一绑就扛着向前冲,好一点的已经用上云梯车,坚实的木方,坚固的横木,一节一节的可以用绳索和滑车升起,头端挂城钩包上了铜皮很难砍断,后端则是一个木轮车带蓬,能够在向城墙推进中遮蔽城上箭矢;次一点的云梯至少在上端也有木钩,能够挂住城沿避免被守城军卒用长杆推倒。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