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范增献策第4/4段
胡亥又看了看陶罐,叫过当值的小内侍禽卑吩咐了几句,禽卑就端着陶罐和麻绳走了。
胡亥想了想又说:“告诉司马昌,让他选拔陶器匠师,然后用细陶土制器,把陶窑的温度尽力提高。还记得蒸炼石油的那个温度计吗?按那个温度刻度算,水沸为百度,纯铁的熔化温度可到一千五百度,赤铜的熔化温度为千度以上。我说把陶窑温度提高,就是要提到到至少一千三百度,看看能烧制出什么来,土要选白色或灰白色的,呃,也可能是软石矿砸碎,可加入火燧所用燧石,煅烧成灰白色后用石磨磨为细粉。”
“这个……”皇帝又出新幺蛾子,张苍搞不懂这个小皇帝脑子里哪儿来的乱七八糟的想法,又不敢驳。要不是害怕君前失仪,他直接就要嘬牙花子了。
“什么这个那个的?”胡亥一瞪眼,“我不给你期限,你先让司马昌找人做做看。烧陶的工匠或许遇到过类似的陶土,要多问问他们,对工匠好一些,就能得到很多有用的讯息。我告诉你,如果能够制出我希望的样子,那就是非常能赚钱的东西。我的商贸可不只是九州内的商贸,待山东乱到我撤军闭关后,我要开拓西域商贸的。”
“呃,臣奉诏。”张苍无奈的应了一声。士子出身的人,对商业还是有潜意识内的抵触,不过谁让上面坐着的是皇帝呢。人工养蜂、配重投石机、组合床弩、四轮车、千里镜、石炭冶铁烧炉、豆菽榨油、石油蒸炼、茶、豆腐……现在又是高温烧陶,皇帝后面还会想出什么新花样?
想到冶铁,张苍突然想起还有一事未曾奏报:“陛下,臣有罪,忘却一事奏报陛下。少府丞昌说陛下用石涅烧焦炭冶铁初见成效,只是用灰岩石去除焦炭硫磺的方法尚不稳定,还需时日摸索,但铁产量已经大有提升,陛下要求制作的战刀先制了弯刀四千。少府丞想请教陛下,那些含硫较多的废铁不知有何用途,丞昌也不敢参杂到其他铁器中使用。铁本稀少,丢弃又有些难以割舍。”
“制箭矢啊,铁再脆,皮甲还不至于让它碎裂吧。”胡亥觉得这古人的脑子有时好用的惊人,有时又木讷的丧气。
“臣等先也意欲用其制矢,只是铁量尚少,想请教陛下有无更佳用途。”张苍一方面有点不服气,一方面也有点失望,看来陛下也无良法。
胡亥看着张苍脸上一闪而过的失望,反而笑了起来:“好啦,我又不是神仙,就连冶铁也不过就是知道一些皮毛,尚不如司马昌精通,别把我当了万事通。铁产量少,就想法让匠师们多做努力,我不怕你们试,我也不给你们期限,所以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心中不要有太大压力。”
张苍行了一礼:“陛下虽然不曾予臣等压力,可臣等心中不能不急。陛下重农耕,犁铧需铁,陛下制刀亦需铁,陛下还曾诏臣在铁量充裕时于巴蜀到咸阳的道路上试行铁质轨道,兵事、农事、运粮等皆要务,就算陛下不限时日,臣等心中也不可滥用陛下的宽容。”
“心急可饮沸汤否?”胡亥和善的表情像个笑容满面的柴犬,“战法是将军们的事情,没有合手的兵器,就让他们按有什么用什么的方式去战。而刚才所言兵刃、犁铧、铁轨中,当下唯重犁最重要,所以,告诉司马昌,现在自以兵械为主,但要有思想准备,待治粟内史府试成了深耕法,重犁的用铁量将会大增,要有预先的准备。不过试一耕作新法怎么也需要到明春、明夏才可见效,所以你们还有多半年的时间。”
正说着,陈平进殿向皇帝一揖,见胡亥颌首后就径自走到自己的席案后,又向对面的公子婴行礼,然后坐下。
“那四千弯刀就发到北疆军中,”胡亥对张苍说:“四轮革车要尽快产出,如果匹牛可载粮秣辎重五十石,把军中所有的革车都替换掉,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金铁产量都不足,所以除了为我制五辆有板条弹簧的四轮辎车外,其他车辆都暂且不用板簧。对了,让司马昌在匠师台找匠师试验一下,没有金铁做板簧,是否可用青竹或干竹。如果青竹更佳,又担心干后不可用,可将青竹涂以蒸取石油所余渣油,堵住竹面的气孔水分就不易蒸发变干了。另外你去与太尉劫商议,快速军的四轮载车应该如何制作,要携十名军卒,全套甲兵,三马拉载,然后再看可同时再携带多少日粮秣。”
“陛下,”公子婴插话了:“臣自知晓陛下四轮车欲用于快速军后,曾经大致算过。”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