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究遇鬼之奇境探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古老的小镇上,住着一位老学究。他一生都沉浸在书海之中,对儒家经典的尊崇几近痴迷。他那间狭小的书房里,堆满了层层叠叠的书卷,从《论语》到《孟子》,从《诗经》到《尚书》,每一本书都被他翻得破旧不堪。老学究在当地也算是颇有名望之人,常常有年轻学子前来请教。然而,他的教学方式却极为刻板,讲学之时,总是照本宣科地讲解那些高头讲章,逐字逐句地剖析,却鲜少引导学生去领悟书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他自己读书也是如此,一味地死记硬背,认为只要将经书上的文字牢记于心,便是学问高深。可岁月流转,他渐渐发觉,自己虽读了一辈子书,却仿佛始终在学问的大门外徘徊,未能真正登堂入室,内心的迷茫与困惑如同浓雾,日益厚重。

  那是一个寻常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老学究的书房里。老学究坐在书桌前,手持一本《礼记》,正摇头晃脑地诵读着。读着读着,一阵困意袭来,他的眼皮渐渐沉重,最终趴在书桌上沉沉睡去。在恍惚之间,他仿佛看到一位白衣老者缓缓走来。老者面容清瘦,眼神却深邃而明亮,一袭白衣随风飘动,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老者看着老学究,微微一笑,声音温和而又神秘地说道:“君一生困于书海,却未得真意,可愿随我往一处,或能解君之惑。”老学究猛地惊醒,环顾四周,却不见老者踪影,只当是一场梦境。可那老者的话语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他心湖之中,泛起层层涟漪。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苦学多年却无所得,难道真有什么地方能让自己找到读书之道的真谛?犹豫再三,他终究还是好奇心占了上风,决定跟随那若有若无的召唤,一探究竟。

  老学究起身,踏出书房,却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那迷雾如同白色的纱幔,将他紧紧包裹,四周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他心中有些害怕,但一想到或许能解开读书的谜团,便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也不知走了多久,迷雾渐渐散去,他发现自己站在一条昏暗的小路上。小路两旁杂草丛生,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语着什么秘密。此时,天色渐晚,天边的晚霞如血一般红,给整个世界都染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

  就在老学究心中忐忑之时,他忽然看到前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待那身影走近,他不禁大惊失色,竟是他已亡故多年的挚友。那挚友的面容依旧如往昔般亲切,但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虚幻之感。亡友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缓缓开口道:“君别来无恙乎?我今已为冥吏,因事路过此地,不想竟与君相逢。”老学究颤抖着声音问道:“君已作古,怎会在此?此是何处?”亡友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此乃阴阳交界之处,君既来之,不妨与我同行一段。”老学究心中虽有恐惧,但见是故友,又想这或许是命运的安排,便硬着头皮与亡友并肩而行。

  两人沿着小路缓缓前行,不多时,来到一座破屋前。那屋子看上去已荒废许久,屋顶的瓦片残缺不全,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在黯淡的光线下,散发着一股凄凉的气息。鬼友停住脚步,转头望向那破屋,眼神中透着一丝复杂的神色,缓缓说道:“此文士庐也。”老学究心中疑惑,不禁问道:“何以知之?”鬼友微微抬起头,目光仿佛穿越了屋墙,看到了屋内之人的灵魂深处,他说道:“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唯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彻,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渺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萤萤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唯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

  老学究听了,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一生痴迷读书,不知睡梦中的光芒该是何种模样。于是,他带着一丝期待与好奇问道:“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鬼友听了他的问题,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犹豫了许久,才嗫嚅着说道:“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

  老学究一听,顿时怒火中烧,他觉得自己一生刻苦研读,怎会是如此结果。他气得满脸通红,胡须都微微颤抖起来,大声怒斥道:“你这鬼友,莫要胡言乱语!”鬼友却并未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带着一丝戏谑与无奈。随后,他的身影渐渐变得模糊,最终消失在黑暗之中。

  老学究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鬼友消失的方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读书之道,难道真的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对书中精髓的领悟?这一夜的经历,如同一场奇异的梦境,却又如此真实地刻在了他的心中。回到家中后,老学究不再像往常那般,只是埋头苦读那些经典。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读书方法,意识到自己过去只是机械地记忆,而未深入思考书中的义理。他决定改变,于是,他走出自己的书房,开始四处拜访其他文人雅士。

  他来到了镇上一位年长的学者家中。这位学者以其对经史子集的深刻理解而闻名。老学究向他诉说了自己的困惑与奇遇,学者听后,轻轻抚着胡须,沉思片刻,说道:“读书之道,在于用心感悟,而非单纯记诵。君可曾想过,书中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老学究若有所思,与学者深入探讨许久,却仍觉未能完全领悟。

  接着,他又前往邻村,拜访一位年轻却才华横溢的才子。才子与他分享自己读书时的灵感与激情,说道:“读诗,当如身临其境,感受诗人彼时的心境;读史,则应从历史事件中汲取教训,思考人性与社会的发展。”老学究听着这些新颖的见解,心中既受启发,又有些迷茫,因为他发现每个人对读书都有不同的理解,而自己却依然难以确定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