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闲谈9第2/4段
在病痛的无情折磨下,他的身体日益衰弱,生命如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而就在他绵惙之时,常常会有一些令人费解的呻吟自语。那微弱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透着一丝哀怨:“是尚欠我十九金。”朱元亭夫妇守在孩子的床边,听到这些话时,满心疑惑,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焦虑与不解,却又不知这话语究竟是何意。这神秘的喃喃自语,如同一个谜团,笼罩在整个家庭之上,让原本就压抑的氛围更加沉重。
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朱元亭夫妇四处求医,访遍了镇上的名医。然而,众医皆摇头叹息,孩子的病情极为棘手,常规的药方似乎都难以奏效。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医者提出,或许人参能够有所助益。人参,那珍贵无比的药材,在当时可谓是稀世珍宝,其价值高昂,非寻常人家所能承受。
但朱元亭夫妇救子心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一试。他们变卖了家中一些值钱的物件,好不容易凑齐了购买人参的钱财。医者将人参精心煎制,不多时,药汤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房间。然而,命运却在此刻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那人参价值恰得十九金,可药汤煎成未及孩子饮下,他便已闭上了双眼,小小的生命就此逝去。
这一惊人的巧合让众人惊愕不已。朱元亭夫妇悲痛欲绝,他们呆呆地望着孩子冰冷的遗体,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而周围的邻居们得知此事后,也纷纷议论开来。他们不禁联想到孩子生前那喃喃自语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难道真的如民间传说所言,殇子是债鬼,是来索偿前世债务的吗?这一疑问如同幽灵一般,在小镇的上空盘旋,挥之不去。
此事如同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巨石,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纷纷议论着这件离奇的事情。有人瞪大了眼睛,满脸疑惑地质疑道:“四海之中,一日之内,殇子不知其凡几,前生逋负者,安得如许之众?”生死轮回,因果循环,本就如恒河之沙,积数难以测算;又如太空之云,变态不可思议,又怎能一概而论呢?在他们看来,这或许只是一个巧合,世间哪有如此多的前世债务需要偿还?
然而,也有一些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们细细思之,计其大势,发现世间冤愆纠结,生于财货者居多。老子曾言:“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一生,大多为利益所驱使。天地之间,生财之道有限,此得则彼失,此盈则彼亏。于是,机械巧诈之心由此而生,恩仇怨恨也随之而起,业缘报复,甚至延及三生。观世间谋利者之众多,便可推知索偿者亦不在少数。史迁有言:“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在这喧嚣的议论声中,一些智者开始意识到,无论这是否真的是前世债鬼索偿,它都如同一记警钟,敲响在人们的心间。它提醒着人们,在追逐利益之时,莫要忘却了良心与道德的底线。或许,世间有许多事情,我们无法用常理去解释,但我们应当怀着敬畏之心,秉持善良与正直,以免招来莫名的灾祸。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在小镇上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传说,一个时刻警示人们的故事。孩子们在夜晚围坐在老人身边,听着这个神秘的故事,眼中满是好奇与敬畏。而大人们则在心中默默反思着自己的行为。
那些平日里为了些许利益而不择手段、算计他人的人,开始感到一丝不安。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若继续如此,是否也会有冤魂前来索债?于是,一些人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学会了宽容与善良,在生意场上不再唯利是图,而是注重诚信与道义。
小镇上的风气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更加注重家庭的和睦与亲情的珍贵,不再将财富视为唯一的追求目标。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充满了温情与关爱。而那关于殇子债鬼的传说,依然在岁月的长河中流传,它成为了小镇文化的一部分,时刻提醒着后人,要坚守道德的高地,莫让贪婪与邪恶蒙蔽了心灵。
在一个偏远且宁静的村庄里,曹自立作为一名普通的佃户,过着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他每日迎着晨曦出门,在田间辛勤劳作,直至夕阳西下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归家。曹自立生性憨厚老实,不善言辞,总是默默地承担着生活的重压。他粗识几个字,仅能勉强读写,然而在村民们大多目不识丁的情况下,这也让他稍显不同,偶尔会被请去帮忙记录一些简单的事务。殇子是债鬼,是来索偿前世债务的吗?这一疑问如同幽灵一般,在小镇的上空盘旋,挥之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