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卸磨杀驴崔郎折命 弄巧成拙袁府长吁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呸!做梦吧你!那可是公主!就你小子,要修行几辈子才能有那般福分呐!”

  “哈哈哈!你还别说,那位驸马到是有福分,只可惜是个书呆子,又怎么能驾驭得了那般刁蛮任性之人呢!”

  “不管怎么样,我回去就得告诉街坊们,这几日还是少出门吧!京都啊,要遭难喽!”

  萧辰二人听完,也没当回事儿。起身付过茶钱,上马而去。

  走进树林没多远,只听得后面马蹄阵阵,锣鼓宣天。

  二人回头望了望,见一行铁甲骑兵开路在前,后有粉衣罗带的司礼寺人敲锣打鼓,再往后便是一个四騬的华盖车驾。

  两侧有寺人婢女数十人低首跟着,远处的扬尘里另有牛马车辆尚不可知。

  “嚯!这是谁啊!这么大排场!”

  萧辰不禁感叹了一句。

  易琼刚要接话,只见一个铁甲侍卫奔将过来,大喝一句:“滚开!”

  “惊了公主大驾,诛你九族!”

  说完便抬起手中的马鞭抽了面前的易琼。

  易琼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羞辱,于是挺身便要拔剑,萧辰见状急忙拦住了他。

  “好嘞军爷,我们这就让路!”萧辰说完便拉着易琼躲到了树林里。

  于是一阵尘土飞扬,过了两刻钟的样子,这一大队车马才进了树林。

  “太狂妄了!”易琼瞥了一眼叹道。

  “何止狂妄啊,嚣张跋扈、恃宠而骄。京都里的那些贵族郎君不也都这德行嘛!怎么,大哥还没适应?”

  “就因为她是公主,我才叹息!那些大户郎君只是在城内横行霸道,你再看这位,还没进城呢,就如此嚣张!”

  “行啦,谁让人家是公主呢,走吧!”

  二人说完,打马朝城内奔去。

  此时的袁淑仪正在宣晨殿里养神休憩,忽得一道圣旨,令其即日起身,回袁府省亲。

  自从栖春轩受辱一事后,皇帝也没有亲自过来看望过。只是派了几个太医过来探病,又送来一些玉帛、首饰用以宽慰。

  一次次的弄巧成拙,劳心费神不说,还得不到好结果。今日又接到这样的圣旨,袁淑仪乃是心灰意冷,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陛下了。

  心里虽有百般委屈,可是圣旨却不能不从。

  于是袁淑仪乘着车驾朝乌衣巷中的袁府赶去。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皇帝下旨让袁淑仪省亲无非是想找个理由让她反省自己罢了。

  可袁淑仪怎能受得了这般冷落呢!借着省亲的机会,正好到袁昂的府中兴师问罪。

  袁昂按照礼制,携家眷、下人等跪在大门外跪地叩首迎接。

  见妹妹怒气冲冲而来,他的心里不免忐忑。

  “老臣恭迎淑仪贵驾!”

  袁淑仪听后只瞥了一眼,便往正堂走去。

  袁府早已收拾好正堂供袁淑仪省亲下榻之用,屋内自有堪比后宫寝殿般的陈设装饰,可袁昂就算是建出个月宫来,也消不了她心中的火气。

  晚间,几个婢女散粉驱蚊,又有两个婢女各执着一把掌扇于袁淑仪身后摇着。

  袁淑仪在塌边茶饭不思,生着闷气。

  正逢袁昂前来问安。

  袁昂前脚刚刚踏进房门,便听到一阵痛骂。

  “无耻自私之徒!把本宫当成什么了?”

  “还说什么助我得宠!我按你计划去做了,可现在呢?不但那匹夫逍遥法外,就连我也被赶了出来,陛下如此对我,我......我又有何颜面回到宫中呢!”

  “你们都下去吧!”袁昂朝两侧的人说道。

  几个寺人婢女行礼后各自散去,只留兄妹二人于屋内。

  “妹妹,你消消气,如此事态,为兄我也没能预料到啊!”

  袁昂递过茶杯说道。

  “你当然不会料到,因为你一开始就没有为我着想!”

  袁淑仪一挥手,那茶杯也就摔在了地上。

  “诶......妹妹,我又如何不是为你着想呢!”

  袁昂听后慢慢的把手收了回去

  兄妹二人都是满脸愁眉,一个是久不得宠,心情急迫;一个是万般委屈,有口难辨。

  只见袁昂起身,对着窗户唉声叹气!

  “想当年,我送你入宫,本是出于无奈,只因你说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便乞求六殿下和丁贵嫔在陛下面前为你说好话,这才遂了你心愿。”

  “这几年你备受冷落,又想重新赢得陛下宠幸,我思量再三,才出此下策!”

  “你伶俐聪慧,又得娇艳之貌,本想着若是陛下得知有人欺辱你,定会心生怜爱,会万般宠幸才是,可谁知那萧辰匹夫......竟然能得到陛下如此信任!”

  “诶!”

  袁昂说完便涕泪纵横。

  “我袁氏起于夏阳,仕于旧朝,本为败军之将,幸得圣上恩宠,岂能不珍爱乎!”

  “你我兄妹相依为命,为了袁氏一脉,要同心同德才是啊!”

  袁淑仪听了兄长的一番话,心里也泛起了一阵酸楚之意。

  如此,兄妹二人一时间是悲愤交加,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

  本来是借着除掉萧辰的机会,为自己的妹妹赢回宠爱,于是便有了这一石二鸟之计。

  的确,为了家族的兴盛,除掉一个不相干的人取悦六殿下不是什么难事。

  袁昂在朝中兢兢业业,为政也算得上清廉,加之好读书,善论经,深受皇帝青睐。现在尚书右仆射的位子也是靠自己的实力一步步坐上的,眼看尚书令王瑛就要退休了,自己扶正理应是早晚的事。

  不过朝中有周开逸、徐修仁这样的青年才俊不断涌现,现在又多了个萧辰,年纪轻轻就成了陛下智囊团里的人员,几人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

  而袁昂就要五十岁的人了,这么一比较,想坐上尚书令的位子,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六殿下的意见就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点,有了这样的靠山,以后的仕途才更有保障。

  可是啊,偷鸡不成蚀把米,到此地步袁昂只能暗自悲痛了。

  正是:

  凭风作雨兄妹情,闻血振翅饥辘鹰。

  府门硕鼠守仓饱,旷野庶民难腹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