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风筝起舞两情相悦 口沫横飞使者溃走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俞三福接过书信递了过来,皇帝只扫了一眼,便放在了一旁。

  “朕闻汝主心性向佛,不知归还城池之意,可是为佛祖感化乎?”

  宋云低着头连连皱眉,没想到这位面相慈祥的中年皇帝竟这般蹬鼻子上脸。

  “回君上,吾主潜心修佛,意在与民休息,安定边关,祈求苍生润泽,获得永世安宁。”

  “吾久闻君上弘扬佛法、歌颂善德,乃是苍生之造化,故而南国兴盛,都城得以固若金汤,宫室得以华丽生辉。”

  听到这皇帝不由得沾沾自喜,脸上自然温和了许多。

  “然吾又闻南国郡县仍有灾民尚未安置,值此数九隆冬,恐朝不保夕矣!”

  “大胆!狂妄竖子,竟敢在我南国朝堂之上危言耸听。”

  御史中丞孙庆绪在一旁厉声喝道。

  也许是平日里检举督查百官成了习惯,但凡谁说了句不中听的他便要上前呵斥几句。

  要说他本该在丹阳府中辅佐晋王,因其对晋王管的太过严苛,本是出于好心,可谁知晋王却不领情,便差他到朝廷里述职半月,于是孙庆绪便灰溜溜的跑了回来不说。

  此时的南北两国战战停停,使者往来更是无甚稀奇,今天和解明天便开战,小打小闹的战斗时常发生,两国你来我往,乐此不疲。

  皇帝深知其中形势,来了使者互相讥讽一番,也算是能解解心头的不快,至于动真格儿的事情还不能轻举妄动。

  于是皇帝抬手示意,孙庆绪见状立在一旁不说。

  “北国对我民情如此了解,为何贵主不借机发难,扩张疆土呢?”

  皇帝轻声挑衅道。

  “君上稍安,我圣主英明神武,虽有统一天下之志,却不懈于行鼠辈之举。”

  “我北国文臣武将皆奉行古制,崇尚礼法,对邻国番邦多有善举。昔日我鲜卑叛乱异部穷居于饶乐水旁,是我圣主摒弃前嫌,驱身感化,将其收纳为北国属部;那柔然、吐谷浑两邦虽频繁骚扰,而我圣主胸怀天下,以德报怨,决心招降异族并教化之;时至今日,番邦朝贡者不胜例举,远番觐见者多如星火。”

  “我圣主明德慈爱,皇子博闻强识,今有意与南国联姻,同修百年之好。”

  宋云说完,再次低头拱手。

  吴平候从队列中朝着宋云低头拱手,而后轻声说道:“北国有精兵良将,朝堂一派和气,如此上下同心,不知使者所言是真是假呢?”

  “哦?不知阁下何意?”

  宋云看了看面前人说道。

  “呵呵呵,使者稍安。”

  “我听闻高阳王独霸朝政,欲僭越君主,行不轨之事。”

  “使者怕不是只会拾一些华丽之词,在我南国朝堂里逞强炫耀吧!”

  “就是,听你夸夸其谈,皆为一面之词,若真有意修好,还请拿出真心实意来!”

  孙庆绪挺身出来,继续补刀。

  “蛮横索虏,蛮化未开,多行无道之举,为祸边关,有何礼数可言!”

  “不习圣人之学,不尊孔孟之道,茹毛饮血,与兽杂居,岂敢同我南国相提并论!”

  一时间,唾沫星子肆意飞舞,宋云也逐渐招架不住,由鸿胪卿刘思贞等人护着退出了朝堂不说。

  皇帝见状想拦也拦不住,坐在一旁就这么看着底下。

  “陛下,臣愿领精兵五千,直取北国洛阳。”

  吴平候低身请命。

  “陛下,臣愿率所部人马挥师北上,拿下临潼,收复失地。”

  建安王低身拱手。

  “臣等愿为北伐先锋!”

  西昌侯萧静艺俯身跪地。

  右卫将军、都官尚书夏侯亶、左卫将军昌义之、骠骑将军康长明、云骑将军兼领直阁将军冯巨基等诸多武将皆跪地请命。

  “诸卿之意,朕心悦之。”

  皇帝缓过神儿来,情意绵长的回了一句。

  “区区一个北使算不得什么,时日还长,朕自会给你们立功机会,诸位快请起吧。”

  见皇帝给了台阶,众人便起身回到了队列当中,只有昌义之仍留在原地。

  “昌将军,怎么还不起身呢!”

  一旁的信武将军冯巨基低声唤道。

  谁知昌义之满脸痛苦,一声不吭。

  直到身边的康长明看出了端倪,上前扶了一把,昌义之这才勉强起身。

  只因那昌义之已近六十岁高龄,虽神情坚毅,但今天那个北使可把他气的不轻,一时间跪倒在地竟无法起身了。

  至此,南国朝廷上下同心,痛骂索虏使者出了一口恶气。

  至于是否真的用兵,还是两说,毕竟放在天平上的时候,谁高谁低还真就说不准。

  正是:

  穷经皓首护君颜,剑戟刀枪破边关。

  六甲老者长怀恨,饮马淮水忆当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