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初识倪总工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倪广南一开口,就止不住话头,问老头,用什么芯片,用什么系统,各种问题信口抛出,倒是把马校长晾到了一边。

  林天河看事情差不多都谈完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跟马校长告辞。

  倪广南也一起跟着走了,招呼都没跟校长打。

  一路上,倪广南的问题就接连抛出。

  还没到家,老头就被问的词穷了,不停给林天河使眼色,林天河却假装不知。

  自己要是被倪先生缠住,也别想脱身了!老头前世是搞光刻机的,虽然光刻机方面钻研很深,但是广度不够。

  林天河是有广度,没深度,就自己那点知识,稍微被问个为什么,那不是坐蜡了嘛!

  回到家,老头还是把倪先生甩给了林天河。本来倪先生是不屑跟林天河交谈的,但是林天河把模块化,易扩展,图形界面抛出,倪先生顿时对林天河刮目相看。

  又是一堆问题抛出,林天河也麻爪了。

  他只能换个话题,问道:“倪先生,我是做企业的,不可能懂所有技术细节,这是你们技术人员的事。如果倪愿意,我任命你为技术总监,你看怎么样?”

  倪广南说道:“职务什么的,我都不在乎,你告诉我做什么就行了!”

  李先生既然把这小孩当大人看,看来自己不习惯,也必须要习惯了。

  林天河说道:“我这边有电脑的一些设计思路,你跟徐先生也认识,这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对接,我给你开年薪20万港币。12月31日之前,电脑设计好,另外发你10万港币奖金!我再给你电脑5%的股份,不用你掏钱!享受分红就行了!”

  倪广南有些呆住了,他知道肯定不会让自己白干,但是这么高的薪水,还是大大超出意外。

  这小孩是不是太不拿钱当钱了?林天河隐约记得,前世倪广南在加拿大,那边给他开5万加元,他还是坚持回国。

  他是参照这个薪水给的,觉得不会太低,也不会太高。

  倪先生对住的地方不讲究,林天河就把把自己和老头先前住的地方安排给了倪广南,先招人打扫,又重新置办了家具,还把自己的车派给了他。

  林天河还交给倪广南另外两个任务,一个是帮助林天河介绍人才,另一个是开发电脑中文字符集。

  林天河忽然想到,电脑公司还没有注册呢!

  林天河与老头、李胜德商量了公司的注册,定下来公司名称,分别是阳光电脑,润华软件,晶核微电子(代工)、昊天精密(光刻机)。

  暂时任命李胜德为阳光电脑总经理,林天河任董事长。

  李胜德收集的美国和日本科技方面的资料,让林天河看得目瞪口呆!

  他前世没有了解过电脑的发展史,看着手中的材料,不禁有些怀疑,电脑就这样搞出来的?

  现代计算机,起源是是英国数学家、发明家查尔斯·巴贝奇。

  1833年,开始设计用蒸汽驱动的计算机。他绝不是空想家,在1871年去世之前,他一直研究所谓的“分析机”。

  他设计齿轮作为内存,cpU在使用凸轮和棘轮的运行来完成。

  根据他的设计,分析机可以存储1000个数字,每个数字最多50位数。

  按后世的标准,运行堪称龟速,1秒钟内都无法完成一个加法计算。

  到他死后的100多年里,人们普遍认为,无法造出这些机器所需的几千个精密零件。

  实际上,在林天河前世的1991年,伦敦博物馆的资深馆长多伦·斯沃德用巴贝奇时代拥有的技术、材料和工艺制造出了一台。只可惜当年巴贝奇没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虽然林天河觉得这机器很烂,但是实际上,巴贝奇设计的机器,比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一批可用的计算机,甚至1980年前的微型计算机都要强大。

  在1970年之前,计算机这种东西,主要在大公司、政府、教育部门使用,体积庞大,甚至能占用几个房间,也有一些中小型机,用户与大型机相同。

  为中小型机的unix系统,是一个分时、多用户的系统,就是可以有不同的人同时使用,可以租借终端,跟林天河前世的云电脑有点像。

  但是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使众多的爱好者拥有自己的微型计算机成为可能。

  直到Apple II诞生之前,微型计算机都是电子发烧友的特有玩物。从李胜德收集的资料看,微型计算机的诞生,简直有些像是来搞笑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