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重启藩王分封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高炽新登大位,大明整体的官僚体制并未有大的改换。

  吏部尚书蹇义,这家伙虽然在后世没什么名气,但却是明初实打实的“六朝重臣”。

  从洪武十八年,通过科举踏入仕途的蹇瑢,因为奏事风闻很合朱元璋胃口。

  朱元璋赐名为“义”,并让其常参机要,还与吏部批示:“朕将要用蹇义。”

  建文帝揣摩朱元璋的意思,超升蹇义为吏部右侍郎,授嘉议大夫。

  但建文一朝,蹇义始终被政治边缘化,难以得到重用。

  一直到了永乐帝在位,蹇义才再度得到任用,先升吏部尚书,再升资政大夫。

  而后永乐巡狩北京,又让为官谨慎谦卑,又有充足资历的蹇义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

  史书对此评价:“蹇义谙熟朝廷典章制度,通达礼仪,国家军政大事均倚其办理,与户部尚书夏原吉并称‘蹇夏’。”

  只不过,福兮祸所伏,被打上“太子党”标签的蹇义,与杨士奇、黄淮几人相继遭到牵连入狱。

  朱高炽登极以后,也没亏待这位勉强算是“太子班底”的老臣,先是下旨晋其少保,赐给冠服、象笏、玉带,并享受二职俸禄。

  而后又在本月初,再度下旨恩晋其为少傅、少师,特授荣禄大夫,赐银章一枚,上刻“绳愆纠缪”,并给谕旨:“朕有过举,卿即具疏用此封识进来,盖望公等匡直也。”

  蹇义一袭象征官秩身份的绯色官袍,跟随着传召太监,缓步来至谨身殿。

  自皇帝登极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得到私下的入宫召觐,而且跟着一起被召觐的,还有作为天子秘书的户部尚书夏原吉。

  蹇义有些疑惑,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召觐。

  很快,他就全都明白了。

  “藩王从此就藩海外?”

  蹇义先是震撼,旋即毫不犹豫,起身劝谏道。

  “陛下万万不可!”

  “先帝对藩王之政,早有旨意定下:‘王府不得朝命,不许擅役一军一民及领一钱一物。’”

  “此为先帝旨意,陛下既为天子,又为人子,岂能随意违背?”

  蹇义这话说的,就有些略显逾矩了。

  但他也是被逼的没办法,皇帝登极两个多月,一直给他加官晋爵,好不容易召觐自己一次,结果却是要再议藩王分封。

  这不胡闹吗?

  早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分封天下诸藩,文官集团对此就曾激烈反对。

  并且,这还真就是出于公心,不是纯粹为了私利。

  实在是历史上的藩王内乱,闹得太严重了,南北朝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就不说了,后面但凡分封藩王,基本都得出大事。

  刘宋的皇室内战,严重损耗国力,直接被萧齐篡位。

  而后的大唐,何其强盛,但“玄武门继承法”直接乱了大唐两百多年。

  本朝大明同样也没幸免,朱元璋的想法很好,让藩王执掌兵权,按照军事战争地理进行层层分封,为南京朝廷设下几道屏障,拱卫皇权,免于被游牧民族南下而亡国。

  可结果,先南下的不是草原游牧民族,反而是北方第一重防线的塞王。

  也许最开始朱元msp; 并且,这还真就是出于公心,不是纯粹为了私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